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教

《古董局中局》测评:盗墓题材俗套 男主角智商一削再削

2015-05-29 12:00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5年5月29日 今天我来评测一下《古董局中局》。和以往的评测不同的是,这次我打算将这个书的系列三本放在一起一锅炖,省得麻烦了。

11

这套书是号称鬼才作家的马伯庸的长篇悬疑小说,题材方面书如其名,正是最近几年大热的古董题材,当然或多或少要涉及到盗墓什么的。这书据说在商业上相当成功,销量非常不错,各方面的宣传也是铺天盖地的。

当然,评测和这些毫无关系。

看点 俗啊,但是俗才能卖

先概括一下这三本书都讲了什么。

话说这男主角许愿是一个古董家族的传人,该家族属于古董鉴定界的“大门派”五脉,这五脉各自掌管着不同的古董类别,许愿的家族专门鉴定金石器的,然而因为一些陈年往事,他们许家被逐出五脉,再也不过问其中的事情了。这许愿有点儿本事,日子过得也挺滋润。某日,五脉的相关人士找上门来,将他带入到佛头流落到日本的大案当中。原来此案和许愿的祖父许一城有着重大关联,甚至有传言说,正是许一城将文物卖到了日本,是民族的罪人。为了解开先人留下的迷局,也为了给祖父洗刷冤屈,许愿开始了自己的调查。

在佛头案结束之后,许愿又被牵连到了《清明上河图》可能涉假一案。几次调查,许愿发现自己虽然和反派斗智斗勇,但还是在他人设下的圈套当中不断迷失,只要自己稍有不慎就会将黑白颠倒、真假混淆。还好,他最后坚守了去伪存真的信念,没有铸成大错。

在讲完许愿的故事之后,小说进入到第三本。第三本是围绕东陵盗案展开的,而故事的主角从许愿变为了他的祖父许一城。在牵扯到清朝宗室、各路军阀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情况之下,许一城一方面要查清盗案的真相,一方面还要保护文物不要流落到他国。

好了再多说就剧透了,下面来说说这套书的看点。

1 流畅度很高。在我看过的国内悬疑小说普遍磕磕巴巴、不说人话、装神弄鬼、胡说八道的情况下,这样语言流畅、写作扎实的小说还是相当可看的。我读过的国内悬疑小说当中,凡是古代背景的大多数不错,作者似乎在不断研究资料的过程当中磨练了相当的文字水平,使得最后呈现出来的小说比较流畅。但是,以近现代背景写作的,特别是所谓都市悬疑的,大部分文字水平还停留在小学生作文的水准,不说人话是这类小说的共同特点。

我从来都不担心马伯庸的文字水平不好,实际上他文字水平最差的小说我已经看过了,叫《她死在QQ上》,当然那都是很早之前的书了。这套《古董局中局》从来不会因为写作技术上有问题而导致阅读感觉不佳,我觉得如果悬疑小说都要是这个水平的文字,估计我就不会这么痛苦了。

2 通俗的故事。这三本书无论从设定还是故事走向来说,都可以用“通俗”来概括。比如男主角的设定,一个看似与世无争的人,实际上有点儿本事,而且来自于一个不平凡的家族。这个家族有着国仇家恨,需要完成一个高大上的任务。再看故事走向,三本都是在推进过程中不断以小的反转制造高潮,用大的逆转来完成结局的。这和好莱坞电影是一个道理。

通俗的故事一般都会有较好的阅读体验,也会有好的市场效应。事实上也是如此,这里不再多提。

3 知识小说的价值。《古董局中局》被读客归在了知识小说的范畴当中,而读客对知识小说的定义是“每部小说都在精彩的故事中,融合了丰富系统的人文知识”。我认为读客的这个系列当中,有一些小说并不具备他们所宣传的知识小说特性,比如《暗杀1905》,这小说更像是武侠小说,没什么人文知识在其中。这是营销的策略,这里姑且不多说,不过《古董局中局》还是能承担“知识小说”这四个字的,书中有数量可观的古董知识,而且很贴心地用黑体标注。虽然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的流畅性,不过保证了其专业性。像我这种对古董毫无兴趣、完全不了解的人,读起来还是很开心的。

槽点 一个不怎么机灵的马伯庸

1 主角的不稳定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本和第二本当中。在小说的第一本可以知道,主角本事虽然不是很大,但是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虽然不至于天才,但人也比较机灵。可是到了第二本,主角许愿的智商直线下降,故事当中大部分的冲突,都是因为他看起来太笨了导致的。

这种主角没有任何成长反而倒退了的写法,看起来相当诡异。有时候我都在怀疑,我是不是在看同一个主角?虽然可以说,在第二本当中主角涉及到了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所以变笨了,但是除了古董知识之外,在处理人情世故方面主角也显得比第一本笨拙很多,完全不像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再一次遇到风波时的表现。

这么说吧,这第一本里的男主角还有那么点儿韦小宝的意思,到了第二本里突然变成郭靖了!这实在是让我难以理解。

除了男主角之外,女配角黄烟烟的性格突变也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第一部里的冷美人,第二部里直接就小鸟依人了,这也太突兀。

还好,第三本里直接换了主角,不然我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故事顺利进行,作者准备进一步削弱男主角的智商了……

2 故事当中有牵强的内容。我觉得这是必然的,大部分悬疑小说或多或少都有这方面的问题。有人喜欢用环环相扣来形容好的悬疑小说,其实这不仅是一种夸赞,也是一个问题:如果环上有一点儿缺陷的话,故事就会显得牵强。

在这里,我想用“都合主义”来形容这样的故事。所谓“都合主义”,主要表现在于当关系到剧情发展的时候,无视此前的设定以及伏笔,硬是新增设定或者用过分的偶然,使得故事进行下去。举例而言,主角所前往的地方发生了连续杀人事件等难解的事件,能够解决此事的人(有时包括主人公)恰好在场。

这种牵强感在第二本的时候特别强烈。明明只要一两个漏洞就能让局完全破坏,但故事还是那么进行下去了。看起来好像是环环相扣,实际上偶然的因素又特别多。

这其实和第一个问题是一样的,因为主角智商下降了。为了让弱智化的主角能够继续故事,当然得安排一定程度的偶然。

3 缺了灵气。怎么说呢……这是我对这套书最不满意的地方。如果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套书,也不知道这套书的作者是谁,光是让我看完,我绝对不会认为这是马伯庸的作品。

这可能是我的偏见。我看马伯庸的作品,大多数是短中篇,每次看得都不亦乐乎,有时候甚至要不由得笑出声了。比如《末日图书馆》,比如《湘西航班》,比如《欧陆儿女江湖老》。这些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机灵。

换个说法,脑洞特别大。

甚至于他写的《风起陇西》(事实上我觉得这是马伯庸最好看的长篇)也是一样,虽然是以三国为背景的,但这部小说却更像是三国时代的间谍小说。作者脑洞了太多本不应该出现在那个时代的东西,但是在他的完整构架之下,又相当合理。

可是看《古董局中局》,虽然古董题材什么的看起来特别容易脑洞,但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出来,缺乏了他最为擅长的灵气。

过于中规中矩了!

总结 可读,没必要读

这套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果闲没事儿了(比如你在长途旅行)拿出来看看还行,而且看完也就看完了。

或许,这样的商业化写作才适合当前很多读者的口味,马伯庸的那种短中篇更适合小圈子传播,但是我仍然喜欢他的那些短中篇以及《风起陇西》,我实在是难以给《古董局中局》更高的分数。(舒龑)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