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娱乐

《剧场》书写80年代女人戏 严歌苓陈数致敬母亲

2015-06-10 13:38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5年6月10日讯,由华人女作家严歌苓执笔创作的电视剧《剧场》6月10日将在北京卫视开播。该剧将时空定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描述了南方小城话剧团里女演员间,因舞台角色和现实爱情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无论对于编剧严歌苓还是女主角陈数来说,这部充满怀旧色彩的电视剧都是一部献给母亲的作品。

 

25

陈数《剧场》剧照

 

从电影《梅兰芳》到《金陵十三钗》,从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到《铁梨花》,严歌苓的小说向来受到影视剧改编的青睐,在她的笔下诞生了无数经典女性形象。但对严歌苓来说,从小说到剧本,经过别人改编的作品,有时会让自己不敢相认,而这恰恰是她最不愿看到的,于是她决定干脆自己写剧本。这部《剧场》正是严歌苓继《幸福来敲门》之后倾力打造的第二个电视剧剧本。

在这部戏里,严歌苓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放置其中。母亲是话剧演员,严歌苓从小就在剧场长大。“那时候,我母亲一部戏演一百天,我起码得看五十天,特别过瘾。”幼时的熏陶也培养了严歌苓对话剧的热爱。直到现在,每次回北京到北京人艺去看一场话剧,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在这部戏中,旅美多年的严歌苓将故事时空定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将笔端聚焦于话剧舞台的人情冷暖,就是为了向那一代话剧演员,包括自己的母亲致敬。在严歌苓看来,“我母亲那一代的演员,把话剧舞台看作是圣殿,剧场寄托着她们的理想和信念。现在可能很多年轻一辈的演员已经不再如此了。”

《剧场》全剧围绕着话剧明星郁珠和舞台新秀杜晓红之间的争斗展开,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逐一上演。“通过郁珠和杜晓红之间的斗争,我想展现一种人性的复杂,人性的善恶、冷暖往往是融为一体的。郁珠是不完美的女英雄,而杜晓红也是不那么坏的反派。”《剧场》里,没有人是单一面的,所有人都是在善恶之间转变,这也将是这部戏里最精彩的部分。严歌苓用一种最世俗的女人间的斗争,引领着观众一起去探究深刻而善变的人性。

女主角陈数出演的小城话剧女王郁珠是全剧的核心人物,舞台上的她尽享鲜花与掌声,舞台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酸楚与艰辛。这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性角色,她率性、真实、勇敢,虽然历经苦难,依然桀骜不驯。即使经过政治运动的洗礼,仍旧不懂得人情世故,察言观色,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相称的天真与执拗。“她永远在被伤害当中,也永远在自我愈合当中。”严歌苓将笔下的郁珠称为“不完美的女英雄”,而吸引陈数的,恰恰是郁珠身上的不完美。“她可能傲慢、清高、偏执,但是这些缺陷反倒让这个角色更加真实。正是从那些不完美的缺口中,透出了人性的光。”

陈数用“缘分”二字形容这一次她与郁珠的相遇。“看完剧本就被这个角色深深吸引。演员对所有的角色都会一视同仁,都会投入自己的能量和热情,但那种内心深处的爱真的是无法强求的,在郁珠身上,我找到了这种感觉。”陈数对角色的用心也在作品中展露无遗。剧中,陈数演技爆发,以极富层次感的表演赋予人物十足的魅力。女明星的盛气凌人,追求艺术的投入忘我,被伤害时的愤怒与无助,面对流言的不屑与骄傲,身为人母的隐忍与愧疚,都被陈数诠释的格外到位。其中既有“大女人”的坦荡、率性,又有“小女人”的柔美、青涩。而作为一位本身就格外优秀的话剧演员,陈数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也为出演郁珠这样一位“话剧女王”再添保障,也难怪编剧严歌苓和导演杨文军一致将其称赞为陈数近几年最出色的一部戏。

陈数对角色的用心,也体现在诸多细节上。为了更好的还原年代感,陈数亲自去动物园淘选具有80年代气质的墨镜、钱包,并且与造型师一起设计了剧中具有80年代的经典大波浪造型。“这个发型做起来非常难,又是电吹风,又是卷发器,每次都要弄好久,但确实一下就有了那个年代的韵味。”陈数透露,郁珠的造型,灵感来源正是自己的母亲。“一开始郁珠的造型并不是这样的,总觉得缺点什么。后来我想起小时候妈妈穿着宽腿牛仔裤,烫着卷发,从家门口走过,那幅画面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陈数最终照着记忆中母亲的模样打造着郁珠,也打造着自己记忆中的80年代。“有时做完剧中的造型,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就好像看到了年轻时的母亲一样。”在陈数看来,这是一部热爱舞台的女演员献给话剧舞台的作品,也是一部女儿献给母亲青春岁月的作品。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邱伟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