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八卦

专家批抗战雷剧“手撕鬼子”200万一集 收视飘红屡禁不止

2015-08-17 21:08 编辑:TF003 来源:网络

2015年8月17日讯,记者今天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了解到:针对近期以来部分抗战题材电视剧存在的过度娱乐化现象,总局已着手进行整治。

 

打鬼子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副司长王卫平表示:“八年抗战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壮举,是影视创作的宝贵资源,书写和表现它也是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近期以来出现的个别创作态度不严肃、胡编乱造、不尊重历史、过度娱乐化的抗战题材创作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必须予以纠正。”

据了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目前已对各卫视提出明确要求,对卫视电视剧黄金档已报排播的抗战题材剧进行重审和甄别,对存在过度娱乐化的抗战剧进行修改,停播不能修改的过度娱乐化抗战剧,同时对以严肃态度进行创作的抗战剧给予鼓励和支持。据了解,目前一些卫视已经主动撤播了正在播出的“抗战雷剧”,如黑龙江卫视的《战旗》和四川卫视的《尖刀战士》等。

《抗日奇侠》“撕鬼子”收视飘红 一集卖200万

因“手撕鬼子”情节广受争议的《抗日奇侠》却在多地成为收视冠军,第二轮播出一集200万,利润翻倍;热门抗战剧利润率普遍达到200%。

热闹的中国抗日剧“代工厂”的背后,是一条成熟而有效的营销生产线和一个正义凛然的爱国生意场。它是文化导向和资本追逐共同的产物,同时借力于民间特殊的审美志趣和历史观——这远不是一场单纯的娱乐围观。

央视狠批“抗日神剧” 比俗争二“部部惊心”

近年来,抗日题材的电视剧越来越多,但质量良莠不齐,有的甚至出现很多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因此被网友称为“抗日神剧”。日前,央视《新闻1+1》盘点、批评了这一系列的雷人抗日剧。

今日话题:抗战时杀死一个日本士兵有多难

时下一些抗战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智,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当前人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后人恐怕就很难了解和反思为何这场战争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娱评:抗日雷剧为何屡禁不止?

毋须对《一起打鬼子》的雷人不雅视频内容再进行复述,其台词之露骨,场面之雷人,尺度之大胆实在令人瞠目结舌。看到这一视频的网友大多也是义愤填膺,群起吐槽。广电总局要求其“停止播出、整治修改”的态度,就鲜明地判定这一雷人场面是不能被允许的,严肃的抗战不容娱乐化。

剧组频频打出“擦边球”,炮制雷人情节,固然是出于商业利益驱使,但《一起打鬼子》这样雷人场面在今天依然能够出笼,也暴露了我们电视剧审查制度还有漏洞。据悉,除引进剧、合拍剧、上星剧等剧目由广电总局发行许可证之外,大部分先在地面频道播出的电视剧通常由地方广电局自审核发。中国一年生产电视剧高达1.7万集,如果全部送至总局审查数量之大难以承受,但地方广电局和国家广电总局在审查尺度上存在差异,而且,地面频道与上星频道之间在审查尺度上也有差异。这次,四川地面频道先播的《一起打鬼子》就是由地方广电局自审的,尺度较松。再说,这一雷人场面出现在第29集,这也暴露出有些电视剧在审查时其实没有做到从头到尾“完整”审查,以致造成这次疏漏。

“手撕鬼子”、“时空穿越”、“穿裤射箭”、“石头砸飞机”等抗日神剧的奇葩桥段已让观众见怪不怪,但在今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又在广电总局出重拳整治抗日雷剧之后出现“裤裆藏雷”这样的雷人场面,实在令人震惊。昨天,有记者又试图采访导演张国庆,他用短信回复称:“抱歉,等风停了吧。”其态度依然消极。如果电视编导人员心里没有真正认错,只是喊冤不去反思,再加上我们审查制度存在明显漏洞,一旦等风停了,这股抗日雷剧歪风仍会死灰复燃。《一起打鬼子》就是一起深刻的教训。

原标题:专家狠批抗战雷剧 抗日雷剧为何收视飘红屡禁不止

来源: 中国网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