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封面

友谊宾馆往事:爱泼斯坦戒烟记 谁迷上了油条豆浆

2015-09-15 12:02 编辑:TF003 来源:网络

2015年9月15日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解决北京地区外国专家的居住问题,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国务院西郊招待所于1954年建成,并于1956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友谊宾馆。60年来,友谊宾馆接待了众多知名外国专家,如爱泼斯坦、沙博理、陈必娣等,这些外国专家和中国人民一起工作和生活,他们也成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一道别样风景。

友谊宾馆

在鼎盛时期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友谊宾馆一度住着几千位外国专家,随着时局变化,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剩下近千名外国专家在友谊宾馆生活,二十一世纪初这一数字锐减到几十人,如今,友谊宾馆里的外国专家只剩下十几位。“外国专家”这个称谓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成为历史。但外国专家们在这里留下的历史印记不会消失,他们的生活经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1954年,友谊宾馆成立后,为了满足外国专家们的生活需要,除配备客房和餐饮设施外,友谊宾馆还建立了完整的生活配套设施:幼儿园、学校、邮局,甚至还有大剧院、俱乐部等。友谊宾馆的很多工作人员,在与外国专家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本文作者李蔚峰改革开放初期,进入友谊宾馆专家办工作,他见证了那一时期,外国专家们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爱波斯坦百忙中为友谊宾馆校对宣传翻译文字;出生于美国的翻译家沙博理非常享受员工餐厅里的中式早餐——油饼加豆浆;魏璐诗平日里对待工作人员总是很慈祥,极少苛责,但有一次圣诞晚会放错了音乐,她收起她的“宽容”,很严厉地批评了员工;陈必娣则将不守时的领导拒之门外……

某种程度上,这些援华外国专家们的故事已经成为了新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