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一千零一夜》献贺岁大礼 天方夜谭中东舞风情
2016年2月5日讯,《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化的瑰丽珍宝,阿拉丁与神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故事更是许多人珍藏的童年记忆。春节期间,来自黎巴嫩的卡拉卡拉舞蹈团2月9-13日首登国家大剧院舞台连演五场,以一台精彩的舞剧《一千零一夜》为中国观众献上贺岁大礼。
来自黎巴嫩的卡拉卡拉舞蹈团是阿拉伯艺术世界的佼佼者,其创始人阿布代尔·哈里姆·卡拉卡拉在欧洲接受了专业的舞蹈训练,拜现代舞“教母”玛莎·葛兰姆为师,深受葛兰姆舞蹈技术的启迪。1970年回到黎巴嫩创建了自己的舞团,根植于丰富的阿拉伯舞蹈传统,融合芭蕾与现代舞,发展出了独树一帜的“卡拉卡拉舞蹈风格”,逐渐令舞团成为了中东地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专业舞蹈团体。艺术家们来自中东各个不同种族,有着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却共同致力于向世界传播阿拉伯艺术的形象,因此赢得了“和平之团”的美誉。
卡拉卡拉舞蹈团此次献演的《一千零一夜》以三幕舞剧的形式“复活”一个充满幻想的奇妙世界,带领观众揭开“阿拉伯之夜”的神秘面纱,在富丽堂皇的阿拉伯宫廷,热闹非凡的“大巴扎”市场等场景中,关于爱情、智慧、复仇等的篇章将一一呈现。剧中舞蹈动作既有阿拉伯民族舞的欢快韵律,又有古典芭蕾的流畅精致,还体现了玛莎·葛兰姆式的强烈戏剧性,风格独树一帜。演员身上的服装件件价值不菲——绚丽非凡,层层叠叠的裙裾、曼妙缠绕的丝巾共同在舞台上编织出炽烈的红、深邃的蓝、冶艳的黄、魅惑的紫,在舞者们风情万种、妩媚动人的舞步中,连缀出一幅令人目不暇接的异彩画卷。音乐则是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拉威尔《波莱罗》为主旋律,由阿拉伯民族乐器演奏,并加入了特有的民间音乐元素,与舞蹈相得益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将令观众“心随舞动”。
此外,剧中还应用了多媒体投影等颇具新意的舞台技术,让整部舞作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而担任本剧多媒体设计与灯光设计的,正是曾与国家大剧院合作过多部歌剧制作的意大利设计师赛尔乔·梅塔里和韦尼乔·凯利。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罗颖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