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无声告白》及第三代华裔写作人走向成熟

2016-02-12 12:00 编辑:TF006 来源:网络

2016年2月12日讯,《无声告白》讲述了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混血家庭的故事。基调带悬疑色彩,其实讲的是家庭和成长。

29_调整大小

缺氧的阅读体验:以爱之名

《无声告白》讲述了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混血家庭的故事。基调带悬疑色彩,其实讲的是家庭和成长。父亲詹姆斯是二代华裔,母亲玛丽琳是纯正白种人,大儿子内斯和二女儿莉迪亚读高中,小女儿汉娜刚上学。突然有一天,父母眼中最完美的女儿莉迪亚溺亡,全家震惊。回忆蛛丝马迹,每个人才逐渐意识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她。

尽管都是知识分子,夫妻俩都使用自认为最文明、温和的方式教育子女,竟全然不知他们构建的家庭,像牢笼束缚着孩子,像冰窟排斥着孩子。导致三个子女不同程度受到伤害,直到莉迪亚被压垮了。

《无声告白》不是一部纯粹的成长故事。书中杂糅了种族、性别、家庭、个人追寻自我价值、青春危机、爱情等诸多主题,本书的背景,是华裔在美国的处境问题。

美国的多民族文学作品从早期反黑人奴隶制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宠儿》,到白色人种和有色人种或有色人种之间冲突的小说《凯恩河》、《非色》,探讨各色人种获得自由人格的出路,取得很大成就。华裔作品首推谭恩美的《喜福会》《接骨师的女儿》,描述华裔家庭不同文化背景、民族身份和信仰的几代人在美国从冲突走向融合的故事。

《无声告白》也在反复讨论华裔作为少数族裔的生活困境。二代华裔詹姆斯已经与故土割裂,一方面渴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另一方面又希望保持华人文化传统。可惜,他不了解种族隔阂的顽固。

回顾女儿的死亡,其实早在詹姆斯和玛丽琳结合时已经埋下伏笔,夫妻俩每一步前进,都是和当时的种族歧视的险恶纠缠,玛丽琳的不甘于退守、詹姆斯的偏执进取,都在儿女身上烙下伤痕,最终酿成苦果。甚至玛丽琳之所以最宠爱莉迪亚,也是因为她在三个儿女中最不像中国人、最像自己!作者伍绮诗却从这一角度入手,以小见大,证明种族歧视的渗透仍然无孔不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