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大妈借钱炒期货斗大字不识一筐 骗尽身边朋友后脚底抹油开溜

2016-03-20 11:40 编辑:TF007 来源:网络

2016年3月20日,1月26日下午,杭州民警反复搜查抓捕了一个长途追缉的目标——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妈。是的,55岁的高大妈,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义蓬农民,论文化程度,甚至只会写自己的名字。然而在她的背后,却是超过2000万元的借债。

q46

  论起往日印象,高大妈就是再常见不过的一个浙江农村大妈。吃过苦受过累,文化程度不高,但既勤劳又能干。

  高大妈家中以经营鱼塘与水产生意为业。高大妈的丈夫,是个老实沉默的农民,按高大妈的话说,是老实到“50多岁了还没有一个人到过杭州城里”。所以,这一份家业,基本都是高大妈打理下来的。

  虽然文化程度几乎等同于文盲,但对于经营鱼塘,高大妈很有一手。她从上世纪90年代起承包鱼塘,一边养殖一边扩大经营,收购了附近许多鱼塘。最多时,高大妈打理超过1000亩的鱼塘。

  这份能干,也在财富上给一家人带来了回馈。高大妈一家,曾经拥有除宅基地外的2套商品房,数个水产摊位。她曾给自己、丈夫和小儿子,分别配上了奥迪、奔驰、宝马。

  听起来,这无疑是一个勤劳致富的好例子。

  然而,高大妈除了特别能干特别勤劳外,却有着性格上的鲜明缺点:特别好强,特别有虚荣心。

  先说好强。

  高大妈的主营业务鱼虾养殖,因为市场大环境缘故,从6年前就开始有所下滑。资金链上,也经常出现缺口。

  对此,高大妈的策略,是借钱。

打理生意的高大妈能说会道,善于交际,认识的人也不算少。于是,高大妈从五六年前就开始问这些朋友们借钱,以填补资金空缺。自然,后续的借款,往往更多的是填补前头的债务。

  当然,人生总有顺境逆境,一时需要借钱过日子也并非罕见。但即便处于这种逆境,好强的高大妈,却仍选择了大魄力的“主动出击”。

  2014年,高大妈的一位朋友介绍了一条新的致富门路,期货生意。高大妈随即将大笔资金投入到了期货市场——据警方初步统计,高大妈陆续投入期货市场的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

  然而期货市场并没有带来收益,反而给高大妈制造了更巨大的债务亏空。

  怎么办?高大妈选择了继续借钱。但和以前不同,以前借钱的确是为了生意周转,这一次借钱,总不能说“炒期货亏空了借钱来抄底”吧?于是,高大妈开始编造各种理由借钱。

  至2015年9月,高大妈先后向30多人借钱,其中有关系亲密的熟人,也有朋友介绍而来。这些人少则借出了数十万元,多则借出500万,总金额超出了2000万元!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疑惑。为什么,这些人会愿意借钱给高大妈?

  这就和高大妈的虚荣心分不开了。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