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2日讯,周末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们头戴耳机、手持测向机在绿地、小山上不时奔跑“猎狐”。由孩子家长们根据兴趣自发组织的无线电测向竞赛吸引了来自双榆树中心小学、万泉小学、九一小学、民族小学、知春里小学等学校的二十多个孩子以及三十多位家长积极参与。

出发前,参与互动的孩子们测试耳机和测向机。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们头戴耳机、手持测向机在绿地、小山上不时奔跑“猎狐”。

冯杉泰家长冯永生博士周五晚上把3台坏的发射机拼出了一台好的发射机。

比赛开始前,冯永生博士向孩子们讲授如何正确使用手持测向机以及“猎狐”技巧。

午休时刻,孩子们短暂休息,孩子、家长畅快交流活动心得。

专业设备配合指北针有助于在野外快速找到信号源,成功“猎狐”。
无线电测向活动要求参与运动员测听、奔跑,漫山遍野地去搜寻一个个隐蔽电台。无线电测向活动区域保密、电台位置保密,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独立思考和运动,得不到教练员的指导,也不许接受任何人的帮助和提示。只有测向机是运动员的忠实伙伴,向“主人”指示那一只只“狐狸”的藏身之处,引导“主人”去一一抓获。有人把巧妙隐藏起来的信号源比喻成狡猾的狐狸,故此项运动又称无线电“猎狐”或抓“狐狸”。
组织者之一的冯杉泰家长冯永生博士由于原本自己就喜欢摆弄无线电,上小学的儿子冯杉泰和同学参加了学校无线电测向社团,很快孩子能熟练掌握测向技术。前两周带儿子和朋友孩子去奥森进行了无线电测向活动,没想到一发朋友圈,朋友们反响很热烈希望参加,索性组建个测向群带着孩子们一块参加这项智力和体力完美结合的运动,一下就组成了个几十人的兴趣群。建群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地举办了此次活动。冯永生博士家里只有一台发射机,可进行正规测向训练要5到6台发射机,他找从事相关行业的朋友一说这事,朋友二话没说,无偿借用了4台好的发射机,还奉送3台坏的发射机,以及其他一些诸如打卡器等辅助装备,冯博士周五晚上抽空把3台坏的拼出了一台好的发射机。距离活动还有一周时间,家长们都默契配合,罗子宁妈妈负责采购孩子们的无线电测向教材器材等;因配备大容量电池,每台无线电发射机都不轻,潘嘉靖和爸爸妈妈活动前一天晚上10点多了还主动到冯博士家领取多台发射机和装备,帮忙把器材运送到活动现场;活动当天,潘嘉靖、薛熙辰、王艺菲、佟鸿、刘宗洋、王悦涵、高睿谦等孩子的家长积极热心地承担发射机的隐蔽布设任务。因很多孩子第一次接触测向活动,找台明显费时,家长们都长时间坚守在偏僻的林地岗位上,王悦涵爸爸在得到超时撤台通知后有几位小朋友还在超时找台时依然坚守岗位,直到大家都回到休息区他们才撤离。因为活动涉及范围较大,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没有任务的家长们有的跟随孩子担负安全保障,有的协助搬运活动器材和装备,还有人跟随孩子拍照摄像。孩子奔跑的脚印旁总有家长守望的身影。
无线电测向运动,是将科技、健身、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的一项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多孩子和家长们的青睐。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刘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