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朱毛之争”首次上大银幕 八一厂新作《古田会议》获赞

2016-05-13 21:12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6年5月13日讯,电影《古田会议》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北京良锋骏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北京艺苑英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温州良锋峻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并摄制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这是一部反映红军建立之初,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如何把一支主要由农民和旧军人组成的军队改造成共产党的武装,如何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故事。电影题材重大,政治性强。影片由谭晓明、陆一编剧,谭晓明、陈健导演。

6

电影《古田会议》剧照

解放军艺术学院前院长陆文虎少策划拍摄了这部反映古田会议的电影,成立了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影视教研室主任谭晓明副教授带队的创作组。谭晓明把这次创作与军艺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带领研究生两下龙岩,进行实地采访,认真研究党史材料,在听取军内外诸多专家意见后,在总策划陆文虎将军的整体把关下,不断修改完善,历经近一年的悉心创作,最终完成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剧本《古田会议》的创作任务。

在全国重大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广电总局、总政、军事科学院、中央党史办的领导、专家的帮助指导下,该剧成功展示了古田会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此题材的难点,包括敏感内容“朱毛之争”,刘安恭的历史评价等都得到了分寸恰当的表现。

影片《古田会议》在艺术上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第一次以毛泽东第一人称为叙事视角

3

电影《古田会议》剧照

用毛泽东的六段内心独白作为结构全篇的主要手段。这六段独白从叙述功能上说可分成“叙事性独白”、“议论性独白”和“抒怀性独白”。整个影片夹叙夹议,在叙述上作者不拘泥于历史事件和过程的面面俱到,只紧紧盯住情节的主线走向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层次,对真实的历史过程作了大刀阔斧,择山而居的删减,然后腾出手来明晰主题、经营意境、描写心理,使影片在1869个镜头,90多分钟的时长里有了较为清晰的叙事和相对完整的人物性格塑造。既让观众比较清晰地把握了这段历史的整体脉络,又让叙述有了一种强烈的抒情风格,极大地扩展了叙事空间。在主旋律电影风格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

首次次在大银幕上展示“朱毛之争”

5

电影《古田会议》剧照

红四军在闽西时期的活动和探索确定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也充分展示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傅柏翠等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富有魅力的个性特征。这段历史所蕴藏的密码一直影响制约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有切实的现实影响。而这些深刻的历史内容和理论智慧都蕴含在“朱毛之争”中,所以,写好朱毛之争是电影《古田会议》无法回避的。但是,这对于创作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是中国历史上崭新的事物,在当时来说,这种“新”还只是停留在观念的层面上,如何让这新观念发挥作用,需要培育“新人”和建构新的政治系统来加以实现。而当时的红四军主要是秋收起义的农民和南昌起义的旧军人,怎样完成对他们的思想改造和军队结构顶层设计如何体现党的领导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当时,党内主要领导人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在领袖人物形象塑造上有突破

4

电影《古田会议》剧照

作为一部故事片,《古田会议》以人的视角去发现历史,把历史发展的力量以人物性格和情景冲突的形式体现出来,正如黑格尔所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在毛泽东形象的塑造中,影片特别强调他是一个从近代中国救亡的过程当中走出来的人,是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爱国者,让观众感受到他志力于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的英雄气魄。

朱德性格上是一个敦厚耿直的人,但他也是一个很有思想的革命军人,在这个历史阶段朱德表达意见的方式也是非常直率的。当他对于毛泽东基于中国实际所做出的一些预见性的政治构想不是很理解的时候,作为军事首长的朱德又要当负起对这支部队的责任,这就是朱毛之争的核心。

本片从正面角度直接展现毛泽东与朱德在革命初期的探索与分歧,通过对史实的细致考察与对人物的准确把握,电影《古田会议》以毛泽东第一人称的视角,以精彩的细节和强烈的抒情风格完成了对这段重要历史的书写。是近年来主旋律电影的一大收获。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