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娱乐 > 艺评

“新一代”观众对文艺片会缺少知音吗?

2016-06-14 12:00 编辑:TF006 来源:作者

电影,无论是娱乐片还是艺术片,对观众而言,都是娱乐消费,不同的是观众对不同类型电影的感受需求不一样。从市场来看,银幕上,无论是淡季还是黄金的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娱乐片一直是主导市场的主角,艺术片“小媳妇”的地位没啥大的改变。

作者 陈滨


 

6_调整大小

网络配图

一部艺术片,能给上排映档期,还能在国外获得个重要或者不重要的奖项,似乎成为艺术片最好的归宿,如果还能够就此挣回不错的票房,赚回成本,那简直就是意外的惊喜了,纯属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所以,热爱艺术片的导演和演员,想拍艺术片的老板,不管手上艺术片的内容有多吸引人,拍成后觉得会有多震撼,事先都要哆嗦再哆嗦,真担心最后钱打了水漂,影片成了市场“毒药”。

2016年即将过半,从半年电影市场的反馈来看,也许曾经遥不可及的全年票房600亿已经不再是梦。4月淡季,5月是夏季档的前期热身,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都在后边虎视眈眈着,可要论艺术片在这600亿票房梦想里,能占据几多地盘,目前除了5月《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表现还可以,其他艺术片都还是见不得公婆的没脸小媳妇。

这几年,新开影院、银幕数量增长,微影销售时代,让电影票房“噌噌噌”往上蹿,唯独艺术片依然“战战兢兢”,成为电影大家庭的弱势群体。中国电影票房突飞猛进,形势大好,积极进行商业探索,都拿商业票房当成衡量一部电影的目标,拿夺人眼球的噱头当前进的武器,而那些真诚、朴实、动人,有美学追求、有很强的原创性的作品,成了市场上的稀有物了,而这些正是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不可或缺的品质。

现在的观众群越来越年轻化,在中国电影走向多元、百花齐放的过程中,“第四代”“第五代”划分出的“代际”观影群体已经被通常所讲的“新一代”观众所代替,“新一代”也是最个性化的一代,他们的电影审美需求,很难再用一条线去划分、去判断。他们更适宜关注导演的个人风格,在不同的个人风格间寻找中国电影的丰富性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再是一条线上的共同观影追寻,萝卜白菜都能找到自个儿的粉丝群体。

其实,“新一代”对电影审美的多元化需求在近几年已经开始显现了。打破了“获奖必不卖座”这一魔咒的《白日焰火》,意外搅动文艺片市场的一股热浪。像《归来》、《亲爱的》、《狼图腾》、《烈日灼心》等这些不被看好的文艺片都相继受到了“新一代”的关注,这就证明了“新一代”观众并没有离开,这也证明,如果艺术片做得精彩,在市场上获得公平的时间和空间,一样会受到欢迎,会成为引导中国电影工业的主流。

虽然目前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仍处于贫富悬殊的状态,但电影是文化产品,电影和纯粹商品之间还是有不同的差别,在目前一片大好的整个电影工业趋势下,那些有着中国传统艺术般的婉约美丽的电影能娓娓回到银幕,因为事实证明,“新一代”观众对文艺片同样不会缺少知音。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