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纪录

探访大地震40年后的唐山新城 活着就好平安是福

2016-07-27 12:00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016年7月27日讯。第一次听说唐山,是在40年前。那年7月,我13岁,在棉花地里帮母亲干活。突然,收音机里说唐山地震了。

3_调整大小

一位市民在抗震纪念碑广场跑步健身

2_调整大小

清晨,在公园里健身、跳舞的市民

4_调整大小

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老干部合唱团在练歌

1_调整大小

唐山饭店旁的主干道,等待通过人行道的市民自觉等候绿灯放行

5_调整大小

大钊公园里,一位年轻“奶爸”细心照顾孩子

我的家乡在湖北。

40年了,心里一直隐隐地想着念着唐山。

走进唐山,你会发现这是一座很普通的城市;走近它你会发现,在平平常常的日子里,处处透着唐山人特有的气质——坚忍、惜福。

唐山康复村里有一对母女。母亲陈秀英86岁,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走路稳健。女儿王晓惠58岁,在地震中因砸伤双腿而下肢瘫痪,40年来靠轮椅代步。陈秀英每天从几里外的家走到康复村,陪瘫痪的女儿女婿一起遛弯散步、采买食物,享受亲情。陈秀英总对女儿女婿说“活着就好,平安是福!”这是一位已过八旬的母亲对生命和生活最朴素的理解,深深影响着58岁的女儿王晓惠和62岁的女婿刘印江。

常青,81岁,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他说“我的年龄应从1976年7月28日算起。那天我躲过一劫,应是重生。所以今年我才40岁。”老人伸出4个手指头,幽默一笑。常青原是唐山展览馆的摄影师,40年里他坚持用相机记录唐山的重新崛起。

田金芳,55岁,唐山大地震孤儿。“当年,一位子弟兵把我从废墟中扒拉出来。”田金芳流泪回忆,从箱底翻出一顶老式军帽。“我的头被砸破了,血流不止。那位子弟兵赶忙取下军帽,说‘小姑娘,快戴上吧,防止破伤风!’”15岁的田金芳开始寻找那位救命恩人,并珍藏着这顶别着红五星的绿军帽。去年,田金芳终于在江苏找到了当年的解放军叔叔周广军,她跪在恩人面前,磕头道谢,泪流满面。

徐剑,40岁,唐山大地震孤儿。“发生地震时,我才一个半月,啥也不知道。”徐剑说:“我被埋了二十几个小时后被邻居发现。我的爸妈没了,是现在的爸妈把我养大成人。”徐剑抹着眼泪,声音哽咽:“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他们的养育之恩!” 徐剑现在是路南区的一名公务员,从事社区工作。

……

在唐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只是有的人不愿轻易对人提起。40年前的那个7月,对唐山人太残酷太无情。他们想忘但难忘,以至于今天许多唐山人不愿过7月,想着法子淡化、回避7月。

震后重生的唐山变得越来越美。走在城区,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通有序,街面洁净,绿色满眼。唐山城宁静、淡定、从容,看不出喧嚣与浮躁。人们走在大街上不疾不徐,遵规守纪,友好和善,文明礼让,少见无谓的争吵和肆意的谈笑。车流虽长却各行其道,不闻抢行、加塞的刺耳喇叭声。临街店铺整洁规范,不见占道经营,吆喝揽客。大小餐馆菜品丰富,分量十足,透出店主的厚道与实在。公园里,健身的居民平和安详,散步的情侣浪漫缠绵,家人出游快乐温馨。

唐山城区矗立着“唐山地震博物馆”、“唐山抗震纪念碑”,郊外建起了“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它们承载着40年前那段“地维崩裂,城邑颓毁”的集体记忆。它们是这座城市特有的建筑地标,也是700多万唐山人共同的情感载体。

唐山在愈合。唐山在成长。唐山在前行。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胡铁湘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