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谁看过35年前的那场直播? 揭秘和女排有关的北京记忆

2016-08-21 17:18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016年8月21日讯,曾经全家熬夜看奥运的时代,为一块奖牌欢呼雀跃的时代,因国家荣誉激动得热泪盈眶的时代,似乎已经成为往事。在一个日渐多元化的社会,在一个三观常常被颠覆的社会,荣誉不再那么沉重,快乐似乎更对时下年轻人们的胃口,所以“洪荒少女”成为全民偶像。仔细想想,其实这样也很好,毕竟体育承载不了那么多,承载越多离体育精神也就越远了。如今的奥运会已经从一场爱国教育变成了娱乐大趴。

1.webp_调整大小

2016年8月21日一整天,中国的媒体、网络、朋友圈被女排和郎平刷屏,大家好久都没有这么激动过了,为了一支球队,为了一块金牌

2.webp_调整大小

然而,女排的绝地反击却让人一下子似乎重温了那种久违的激动,有种内心一下子被击中的感觉。我的朋友圈里,最激动的是我的同龄人和更年长的那些朋友,60后、60后、70后。

很快,对胜利的庆祝变成一种怀旧的狂欢,因为,郎平,是上世纪80年代最鲜明的记忆,是代表着我们的青春年代。那时,大家还满怀梦想,大家还充满信仰,大家还崇拜英雄。那是,属于郎平,属于女排,也属于我们的80年代。

于是,我想起另外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概很多人已经忘却,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日本东京的世界杯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的日子,中国女排梦想之旅的起点。

3.webp_调整大小

那时,我还在读小学,听大人们议论女排,还有点懵懂,但是到了那天晚上,懵懂很快变成了兴奋和激动,因为整个院子的人都聚集到我们家,围在我家那台小小的9寸黑白电视机前看直播。

孩子们搬着小板凳占据了第一排,我只看到屏幕上的小人在球场上跑来跑去,球飞来飞去,解说员的语速非常快(应该是著名的宋世雄先生),依稀听到“一传不到位”、“打手出界”、“上手飘球”这些术语,我们也听不太懂。

身后的人群不断发出欢呼和叹息,我们后来干脆不看球,转过身看那些叔叔大爷,平常挺严肃的长辈这时候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激动得五官都挪了位,欢呼都岔了音。其实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根本什么也看不见,但是人却越聚越多,不少人站在门外伸着耳朵听。

4.webp_调整大小

到了每天雷打不动的8点半上床时间,我偷眼看爸爸,居然他一点反应也没有,看来已经完全忘了,这才是真正的狂欢时刻,我们虽然看不懂,也跟着大人一起乐,一起喊。

那一场似乎打得很艰难,是和当时实力最强的日本队决胜负,我们后来都知道,日本队当年有个外号叫“东洋魔女”,个子不高却拼杀极狠,扣球的时候还要大吼一声。胜利的瞬间,女排姑娘们抱头痛哭,失败的日本队也在嚎啕,看球的大人们都跳起来,有的忙着擦眼泪,有的像孩子一样欢呼,直到深夜大家久久不愿散去。这便是关于女排的最初记忆,35年前那个初冬的夜晚。

那是袁伟民带领的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7战7捷,震惊世界。从此,女排一路披荆斩棘,从81年世界杯、82年世锦赛、84年奥运会、85年世界杯、86年世锦赛……大家知道了什么叫“五连冠”,体育盲也能说出不少排球专业术语。

后来,我们又看过很多次女排的直播,逐渐大家都买了电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为了看女排而买电视的,只要一有女排的直播,肯定是万人空巷,没有人统计过那时的收视率,肯定是非常惊人的。印象最深的依旧是郎平的扣球绝杀,只要“铁榔头”一挥动,几乎百发百中。

5.webp_调整大小

整个80年代,女排成为整整一代人的偶像,排球早已经超出了体育领域,成为一种全社会的关注点。那时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充满正能量的词——拼搏精神,出处就是中国女排。

80年代,女排在拼搏,我们在拼搏,全社会似乎都焕发着一种拼搏的动力。就像一篇评论中说的:“女排的崛起,是让人怀念的80年代的一部分,80年代要比现在落后很多,但是在那个时代,弥漫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气息和开放精神!”

今天,我们为中国女排和“铁榔头”的王者归来而欢呼,35年,在胜利和胜利之间,没人知道郎平和女排经历了什么。而35年,对于我们这些60后和70后来说,已经过了半生最好的时光。我们是被女排激励过的一代人,看过风云变幻的时代,经历了悲喜交织的命运。

有多少人,今天为女排的这声欢呼,是向自己的青春致敬,拼搏过,就是胜者。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味儿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