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城一渡赤水后,红军面临的仍然是绝境。当时,川军已经以优势兵力控制了红军北上必经的叙永、大坝等几个县城。从2月2日到6日,红军接连在叙永一线与川军激战,但没能突破这条封锁线。川军的30个团,就在长江南岸一线严阵以待,原本的北渡长江计划已没有可能实现。毛泽东分析,长江是大江,即使红军能够突破外围的敌军防御到达江边,没有渡口,也无法成功北上。

鲁班场战斗情景再现
扎西大整编
1935年2月9日,红军在云南省扎西地区集结,扎西位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因此有别名为“鸡鸣三省”。虽然正值农历新年,红军却无心庆祝。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扎西会议,决定由洛甫(张闻天)代替博古任总书记,并提出了“回师黔北,再渡赤水,重夺遵义”的十二字方针。而这正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方案。
为了加强战斗部队,在扎西,红军还完成了整编,此时中央红军的总兵力共3万人,相比出发时,红军已经损失了六成多的实力。整编后,除干部团外,全军共编为16个团。其中,红一军团缩编为两个师六个团,红三军团缩编为四个团,红五、红九军团各编为三个团。部队整编后,连队得到进一步充实,部队的战斗力和机动性大为增强。
抢攻二郎滩
虽然中央已经决定回师遵义,但在蒋介石看来,红军仍有北渡长江的意向,于是调动兵力合围扎西地区,并仍然在长江沿岸部署重兵。
而中央军委则利用蒋介石的这一错觉,先是西进佯装前往长江,随后东进从包围圈的空隙中穿插出来,准备二渡赤水河。
2月18日,红军左右两路先头部队到达赤水河边,左路纵队顺利控制了太平渡口并成功架设了浮桥,但进攻二郎滩渡口的右路纵队红13团却遇到了大麻烦。
二郎滩两岸峭壁林立,水急滩险,并且在红13团到达赤水河沿岸前,黔军已经派兵在对岸的高地驻守,希望利用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阻止红军渡河。
抢滩登陆战面对居高临下的守军,看起来简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但红13团先头营利用手头仅有的三条小木船率先渡河,并控制了滩头阵地,黔军则在山腰布防。虽然黔军拥有地形优势,但先头营攻势猛烈,红军部队也继续渡河增援,很快黔军前沿阵地就全线崩溃,被赶回大山。
19日至21日,红军主力分别从二郎滩、太平渡等四个渡口二渡赤水,再回黔北。
再夺遵义城
重建黔北苏区,就必然要打下桐梓、娄山关、遵义等重镇,红军回师黔北,面对的仍然是黔军王家烈部。
在当时西南地区驻防的国民党军队中,黔军战斗力较弱,这是由于贵州地区出产鸦片,当地兵源几乎没有不抽大烟的。因此,人手一杆火枪一杆烟枪的黔军也有了个别称——“双枪军”。
而蒋介石命王家烈驻防黔北,正是打着消耗王家烈军队的意图,因此附近驻防的川军、滇军并没有支援的意图。黔军抵挡不住红军的猛烈攻势,节节败退。
2月24日,占领桐梓,守军不战而逃。25日,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强行军50里奇袭娄山关,一场激烈的白刃战后,守军被一举击溃。
但26日,在遵义城下,红军遭遇了无处可退的黔军的激烈抵抗。攻城战打了一整天。由于遵义城墙坚固,王家烈又拼死抵抗,战斗异常激烈,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在这场战役中不幸牺牲,这是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但最终,黔军不敌红军的猛攻,红军再下遵义城。
红军虽然又一次打下了遵义,但吴奇伟率领的中央军在城外不远处与黔军残部会和,准备反攻遵义。在遵义西南侧的老鸦山阵地,中央军以一个师的兵力猛攻红军驻守的一个团,全团几乎伤亡殆尽。而老鸦山被攻下,红军的防御体系几近崩溃,遵义城危在旦夕。
红一军团再次临危受命,林彪在研究了敌军部署后,果断突袭吴奇伟指挥部,将猝不及防的吴奇伟赶到了乌江对岸,并俘虏了千余名中央军殿后部队。
中央红军在五天之内,取桐梓,占娄山关,再夺遵义城,共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激战鲁班场
红军重占遵义后,蒋介石以中央军和黔军、川军、滇军、桂军共30万军队形成包围圈。为了摆脱敌人,红军于3月11日再次撤离遵义西进,准备歼灭中央军周浑元部。
鲁班场三面环山,地形复杂,而中央军悍将周浑元早已率优势兵力在此驻扎,附近老百姓的民房建材,很快就变成了木桩、藤条、荆棘串联的工事。此外,周浑元还修筑了数十个碉堡,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
3月15日清晨,战斗首先在山林间打响,随后在山脚开阔地带,红军向鲁班场发起总攻。前方是坚固的碉堡,头上是敌军飞机的轰炸,战斗非常惨烈。敌我双方,往复进退,白刃格斗,血流漂杵,一些地方齐人深的荆棘茅草践踏为平地。激烈的战斗持续了4小时,打成了胶着状态,红军要歼灭周浑元部的目标难以实现。这场惨烈战役后,林彪、聂荣臻向总部电报的损失为489人伤亡,而据史料记载,敌军被毙、俘虏在千人左右。
补白:茅台美酒疗伤
从鲁班场撤退后,红军先头部队抵达茅台镇。
行军路上,茅台酒的话题就开始在红军战士间传开。“茅台酒又香又甜,喝了能提神解乏!”有着这样的鼓励,部队的行军速度也加快了些。

红军茅台镇沽酒处
长途行军期间,为了缓解疲劳,只要条件许可,红军指战员都要烧水泡脚并用烧酒揉搓脚板。到了茅台酒的故乡,炊事班更是买来了不少茅台酒,供战士们搓脚解乏。由于茅台酒能够舒筋活血、消炎去肿,还被缺医少药的红军用来治疗伤员。
时任总部工兵连连长的王耀南还曾和主席的警卫员一道前去买酒。由于没有合适的容器,他们就用烧红的铁条捅开竹节,在竹筒里满满地灌上酒扛着走,“就像机关枪”。王耀南按市价给老板结了酒钱,老板却激动起来:“军队嘛,这么点酒还给什么钱。”
“要不是长征来到这里,这辈子哪能喝上茅台酒呢,这还得好好‘谢谢’蒋介石!”时任军委干部团上级干部队队长的萧劲光回忆,当时部队在茅台镇驻扎了三天,上干队在掩护工兵连架设浮桥之余,战士们也少不了品尝世界知名的茅台酒。
几天后,部队继续行军,不少战士都倒空了水壶装上茅台酒,留下来搓脚活血。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刘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