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专家:中国高居奖牌榜首非偶然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9月15日体育专电(记者顾涓 姬烨 郑直)里约残奥会7日开幕以来,中国队一直高居奖牌榜榜首。多年从事残疾人体育工作的专家通过邮件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主要得益于训练、科研、服务保障等整体水平的提升。中国队取得骄人的战绩,既令人惊喜,也是情理之中。
女子盲人门球中国队进决赛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专家华清滂分析指出,按照国际组织的资格分配办法,我国残奥运动员参与国际组织认可的赛事,取得308个参赛资格,这一规模是保证参赛成绩的基础。中国队优异的成绩并不是偶然现象,是长期刻苦训练、日积月累的结果。许多在里约残奥会上夺金的选手都是来自浙江、广东、江苏、北京等拥有训练基地的地区,科学系统的集训,也使运动员训练起来更踏实、更有信心。华清滂表示,在国家及各省市大力支持下,教练员的队伍不断壮大,教练员的水平大幅度提升,教练员能选拔到适合残疾人体育运动的人才,运动水平得以逐步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也有大幅提高。
据华清滂透露,残奥会备战期间,各训练基地从医疗保障、康复理疗、心理辅导、严格管理、科学训练等方面都加大了力度,北京体育大学、各省市体科所给予了大力支持。
残疾人体育是分级别进行的,作为这方面的专家,丁伯坦表示,对残疾人运动员进行医学和功能分级,是残疾人体育比赛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残疾人体育的一大特点。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医学和功能分级遵循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具体分为三大类:一是视力残疾;二是智力残疾;三是肢体残疾。每大类又分为若干项,每项分若干级别,级别越小,残疾越重。国际残奥委会对分级工作进行管理,每个单项比赛都有自己的分级组织,有自己的分级师队伍和严格的等级标准、分级程序。与其他国家运动员一样,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参赛,需要先在赛前分级,经过赛时观察等严格的标准程序进行调整和再确认。里约残奥会期间,所有项目运动员都是经过残奥会之前的相关国际比赛取得分级,并得到国际组织认可。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