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班,晚上学艺。一段时间以来,“夜校”在各地火起来。近日,记者走访北京一些区级公共文化场馆,发现有的文化场馆开始探索“夜校”模式并受到年轻人欢迎,但大多数场馆慢了半拍,还是正常的工作日白天开课,潜在地将大部分年轻人拒之门外。

年轻人参加文化场馆开设的“夜校”

“今年年轻人明显多起来了”

周二晚上,东城区文化馆,伴着悠扬的乐曲,三十多名学员翩翩起舞。在一群老人中间,还有一些年轻人的身影。授课老师介绍,这节课年轻人占近三分之一,其中有医生,有社工,还有正在上大学的学生。

“以前老人比较多,今年年轻人明显多起来了。”石老师已经带课十多年,她目前开在周末的古典舞课有一半学员是年轻人。在东城区文化馆的“艺+1”公益培训课程介绍中可以看到,每周一到周五晚上6点半至8点开设有钢琴、古典舞、芭蕾等课程;周末白天还有古典舞等。

东城区文化馆开设了晚间课程

25岁的薛女士就是上“夜校”的学员。薛女士称,自己平时白天上班比较忙,“夜校”培训课程刚好方便开展业余生活,还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选择文化馆上课,则是因为她觉得相较于市场化的“夜校”,官方文化机构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官方机构更靠谱,收取费用也较为合理,老师更专业。”薛女士笑说,要是“官方夜校”更多,抢到课的机会更大,课程更丰富,上课也会更便利。

东城区文化馆晚间舞蹈课,有年轻人在上课

东城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扩大对群众的服务,尤其是上班族和年轻人,东城区文化馆今年以来增设了晚间和周末课程。每期三个月,共12节课,全部免费,通过线上抢课的方式先到先得。目前年轻人还不算特别多,下阶段计划针对年轻人的需求再开进阶提高等课程。

多数文化馆无“晚间课堂”

“丰台在哪里报名呢”“海淀有吗”……在网友分享的官方艺术培训课程帖子下,不少人在评论区蹲守各区开课信息。但记者咨询发现,目前大多文化场馆还没把“晚间课堂”开起来。

丰台区文化馆工作人员称现在文化馆有合唱、舞蹈、书法、戏曲等课程,但只开在工作日白天,暂时没有增设计划。

在海淀区文化馆的公众号中,公益培训品类挺多。以今年秋季线下公益培训课程为例,成人班中有新疆舞、哈他瑜伽、楷书、隶书等20门免费课程,但17门都在工作日白天,另外3门在周六。海淀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晚上的只有收费培训课,300块钱12次,但不对外公开,参与的多是老人。至于是否会给年轻人加课,工作人员表示,授课老师都在白天有课,安排晚间老师不一定有空。

部分官方文化机构晚间课程较少

朝阳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则表示,多年前文化馆曾经开设过“夜校”,“比如每周一三五是芭蕾形体,周二四健身操”,后来参加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学员整体年龄也越来越老。但面对目前年轻人涌现的新需求,文化馆暂时还没有重启“夜校”的计划。

“现在属于供需关系没有建起来。”该工作人员称,文化馆以前依靠街乡的力量组织观众,街乡主要针对的群体是老年人。

在咨询中,许多文化场馆的工作人员对新火起来的“夜校”比较陌生。在记者解释之后,工作人员都称会跟领导反映看后续怎么做。

多办一些“晚间课堂”“周末课堂”

记者曾加入了多个与“北京夜校”相关的群聊。这些微信群中,都有几十人、数百人交流着课程需求。“通州都有什么课?”“我想学书法,有人教吗?”“青年路有油画课吗?”……从大家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年轻人对“夜校”的期待。

“夜校”之所以受年轻人青睐,主要是付费门槛低,师资队伍有保障,课程有体系且适合年轻人喜好。目前,本市的“夜校”还是一些商业机构在做,但作为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各个文化馆,也不应该缺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区文化馆提供的文化产品现在已是丰富多样,只是时间与工作日重叠,潜在地将大部分年轻人拒之门外。其实,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已经提到“公共文化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以及服务对象的需求,合理确定开放时间。开放时间不得少于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最低时限。鼓励延时开放、错时开放、夜间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在公休日应当开放,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适当延长开放时间”“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整合资源,支持综合文化中心、综合文化室因地制宜、贴近群众,为各年龄段人群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和其他相关服务”。

“其实就算没有兴起的‘夜校’,官方文化机构也应该在发掘年轻人需求上多走一步,了解他们的生活规律和文化取向,开办年轻人喜欢的课程及文化活动,多办一些‘晚间课堂’‘周末课堂’,让更多年轻人能在公共文化场馆享受到服务。”薛女士对记者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实习记者 张悦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