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当我国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李桓英走完了她101年人生旅程的时候,世人再次将目光投向这位共和国的时代楷模。她于盛年放弃优裕生活和工作条件,毅然从美国回到最需要她的新中国。她终身未婚,无儿无女,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将自己的诊台安放在云南、山东、贵州、四川以及全国各地麻风病最严重的穷乡僻壤,无怨无悔。那么,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精神追求使她甘于寂寞,无私奉献自己的全部才智和力量?李琭璐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苍生大医》带领我们一同感悟。

从作品对李桓英家世和成长进行的回望中我们不难看到,她的祖父、父亲到后来的李桓英,祖孙三代报国之志一脉相承。李桓英的祖父宁死不屈服于日寇,给李桓英精神影响最大,他们的言传身教以及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对于形成李桓英坚韧不拔的人格风范、服务苍生的济世理想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李桓英作为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优秀毕业生,之所以能够舍弃为世卫组织工作的优厚待遇,穿过重重阻碍回国服务于困难极多的公共卫生领域,就在于她有着报效祖国、大爱无疆的信念支撑。作品对这位苍生大医伟大思想境界的深入探寻,有着巨大的说服力。

麻风病与梅毒、结核并称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曾经是医疗界令人闻风丧胆的禁区。苍生大医,救人水火,专业为要,李桓英在自己的医疗实践领域中所始终秉持着的精益求精、不迷信成规、不迷信权威的专业精神,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彰显。她在探索麻风病有效治疗过程中,坚持实践出真知,面对钟惠澜和马海德等业界顶级名家的怀疑,敢于坚持真理。她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功推行世卫组织推荐的利用利福平等三种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法,于1983年率先用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曼南醒麻风寨,进行中国首例现场防治试点;1985年在云、贵、川三省全面推广,得到广泛认可;1994年建议在全世界各国推广,短程联合化疗完全成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麻风病在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已被基本消灭,成为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这一辉煌成绩,离不开以李桓英为代表的几代防治工作者的共同奋斗,作品记叙了这种贡献的来之不易,让人读后心生敬佩。

医者的伟大的品格还在于以自己的专业实践对患者施以最大的人文关怀。李桓英于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早早在心中播下了做“万人之医”的种子。作品细致书写了她连续十多年亲自深入麻风地区,对接受治疗的病人进行观察研究所付出的艰辛。比如她极力支持对麻风病人应该开放,实行院外规则治疗,在治疗中正常就业、就学,使患者过正常人生活,让患者深受感动。她积极宣传麻风病是一般传染病,对麻风病人不应嫌弃,不应隔离,应及早发现,及时联合化疗等,一点一点消除人们对麻风病的偏见,体现了她独特的人文关怀,是留给医者医疗实践的重要精神财富。

作品时间跨度大,涉及人物众多,叙事从容不迫,对其家世的回顾更是感人至深。由对云南勐腊县刀剑新如何从“鬼”变成人的故事,揭开麻风病的神秘与危害,惊心动魄。作品既有对宏大历史现场的描述,又有对于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小事的刻画,善于用不同人物与李桓英的交往小故事,以大量细节,为读者勾勒出李桓英敢爱敢恨、心直口快、风风火火、率真幽默的个性,很好地揭示出这位苍生大医何以用自己的博大、真诚、谦逊、平凡,铸就了事业的不平凡。

(作者为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副主任,《文艺报》原总编辑)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