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杰

昨天,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开幕。被誉为燃气行业“奥林匹克”的顶级盛会首次来到中国,在北京举办,吸引来自全球能源领域的嘉宾齐聚。燃气大会展望燃气发展的新未来,展示能源转型的新探索,将为北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带来更多新启发。

大咖齐聚

彰显“双奥之城”全球影响力

全球能源转型、能源与金融等8场主论坛;时事辩论、行业洞见、技术创新等70余场平行论坛;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政府官员、能源企业高管、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齐聚“双奥之城”……本届世界燃气大会的盛况可见一斑。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会使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41万平方米的全部空间,现场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更是成为国际燃气联盟成立94年来规模最大的展览。展馆里,国际能源企业总部占据着相当比例。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来现余表示,世界燃气大会首次落地中国,并选择在北京举行,这充分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能源转型实践的高度认可,也彰显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全球影响力。

本届大会以“赋能可持续未来”为主题,搭建起“技术共享、产业共融、发展共商”的重要合作平台。“大会带来了全球各个国家和各大企业在天然气及能源领域的技术成果、应用展示,特别是低碳转型的探索。”来现余说,这对我国能源发展、北京市未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都将带来诸多启发。

一场国际顶级行业盛会还对城市经济带来明显的拉动效应。据首都会展集团总经理郑忠链介绍,截至目前大会的直接收入已超2亿元,按照会展业1∶9的带动作用测算,预计可为北京市带来超过18亿元的经济拉动。

能源转型

北京天然气消费占比超35%

天然气作为一种稳定、清洁、高效的低碳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互补,有力推动着北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展馆里,北京燃气集团展台的多媒体沙盘,全景展现出从上游气源到下游终端用户的天然气全产业链,也展示出天然气在北京能源转型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987年,华北油田天然气首次进京,北京大学中关园小区1032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标志着北京开始引入并使用天然气。十年后,1997年,陕京管道通过长输管线将更大规模的天然气引入北京。北京燃气集团总经理许彤表示,此后,天然气在北京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加速提升。

北京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城市,也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城市,天然气对北京市的发展不可或缺。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目前全市天然气年消费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超过35%。

天然气的大规模使用,让居民的日常生活变得更清洁,也让北京的蓝天变得越来越多。目前,北京已形成“三种气源、八大通道、10兆帕大环”的供气格局,天然气应急储气能力不断提升,多源多向的供气体系更加完善。

此次世界燃气大会来到了“家门口”。许彤表示,北京燃气集团不仅将与国际买家卖家进行深度交流,还要与国内外能源企业进行数字化技术方面的洽商。

设会客厅

扩大合作“朋友圈”

当前,北京市正以“首善标准”打造全球能源合作新高地。本届世界燃气大会全面展现中国能源转型的蓝图、北京实践的成效,将进一步扩大全球能源领域合作“朋友圈”。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市发展改革委、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专门设立“绿色北京会客厅”,全面呈现过去十年北京在生态、产业、能源、交通等10个领域绿色发展取得的突出成效,还展示未来十年北京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和路径。朝阳区、房山区、昌平区、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先进能源发展重点布局区域,此次集体亮出各具特色的能源产业方向、政策和机遇。

“会客厅是各方代表了解北京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窗口。”北京节能中心能效监测部部长刘大为说,政府和企业、企业和企业,都可以来到会客厅,进行深入交流,共享北京绿色发展的机遇。据其透露,此次大会有众多国际能源企业参展,大会开幕前,各区已梳理出180个目标对接企业,在展会期间将进行密切对接,希望促成更多合作成果。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流程编辑:U07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