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有一群“电商人”,放弃攒了十几年评级、客户的网店,租铺面,做实体。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一年来,很多中小体量的电商回到线下开实体店;部分大品牌电商也在调整布局,准备大幅增加线下实体店。
电商回归线下,是顺应市场变化而作出的策略性调整。当年电商崛起,心动的是赛博店铺无租金、人工低、客流量大。如今,这些优势不再明显,比如有些“电商人”不仅要给购物平台“交房租”、买曝光量,还要在社交平台上“雇人工”、好“投流种草”,网店运营成本甚至占到总成本的五成以上。现下,卖货的平台在变多、入局的商家在撕扯、商品的价格在竞争,电商行业越来越“卷”,“电商人”获客越来越难。此时商家抽身而出,既是对电商生态的反思,也是对实体店商海的再探索。
从“键对键”到“面对面”,商家“接地气”接的终归是人气。实体店铺陈设和产品突出个性,顾客看到的是最真实的产品,还可以和商家聊天沟通;跟着网上A4腰、漫画腿的流行趋势,商家卖的服装尺码小到离谱,在线下开店,摆脱“尺码焦虑”就是最好的卖点;网上找顾客,只能满天撒网,实体店面开在街边,街坊四邻就是最好的客源……网店“回归”路边,回归的当然不只是门脸儿,还应该是贴心的服务、过硬的质量、“合身”的设计、久违的情绪反馈。实体店的独特优势,就是生存之道。
“电商人”找的人气,何尝不是城市的烟火气。“好吃好玩宝藏店铺合集”“知名烤鱼品牌入驻北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和游客,跟着攻略涌入实体店。今年“五一”假期,北京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3882.6万人次,同比增长8.3%。河南许昌胖东来,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一家企业甚至带火一座城。商家的“金点子”,给城市增添消费活力;城市里的烟火日常,给商家聚人气引客流。网店在路边“生长”,是商场和城市在双向奔赴。
商业领域,讲究“人、货、场”三大元素。如今商品极为丰富,“买方市场”内首先抢的是“人”。回归的实体店要想留客,就必须继续用特色招人、用服务引人、用质量留人,把人气拢起来才会有商机。城市要想留下烟火气,就必须提供更多优惠政策、更贴心的城市服务、更有的放矢的城市管理,真正优化营商环境才会有更多网店“落脚”。
无论是当年的入网冲浪,还是如今的安营扎寨,商家追求的都是消费者捧场;不论是打造热门商圈,还是扶持一家小店,城市期待的都是市场生机勃勃。网店“回归”路边后,需要商家和城市管理者共同呵护,店家人气越旺,城市烟火气也就越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流程编辑:U07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