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新质生产力正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何为新质生产力?其根源何在?本期《新质生产力:从朴素体验到理论觉醒》视频中,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赵莉教授从新质生产力的三大催生因素切入,详细阐释这些因素如何协同作用,共同重塑生产力结构。(视频部分素材使用AI辅助生成)

内容详情

什么叫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怎么来的?

第一,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也就是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第四次科技革命。

第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技术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就变了。劳动力就是生产要素当中的第一要素。这些年,有些领域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也有些领域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比如说快递,需要大量的快递小哥,过去没有这个职业,因为互联网的到来,这些年迅速发展。第三次、第四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变化,就业方式就发生了变化。

第三,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要素配置变了,产业也就跟着变了,很多的行业,比如说平台经济、科技服务业、人工智能产业就发展越来越快,而有些传统的行业逐渐就萎缩了。

这是三大催生因素。由于这三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产生了新质生产力,也带来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大要素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劳动者出现了数字化的趋势,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等为代表的数字劳动者大量涌现,抖音、百度、京东、美团,包括阿里等,都是大量的数字劳动者为主的企业,这个变化是很明显的。

第二个变化,劳动资料的虚拟化。劳动者变了,劳动者用的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工具变成了虚拟化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现在的工具包括智能传感设备、工业机器人、云服务、工业互联网,还有算法、算力、大模型、区块链等,这些都是虚拟化的劳动资料。

第三个变化,劳动对象变得智能化。由于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以高链接性、强渗透性和泛时空性为主要特征的数据、信息也成了劳动对象。信息是劳动对象,数字、数据也成了劳动对象。

这些变化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的体现。新质生产力这些年不断地在发展,由小到大,过去可能是一种朴素的感受,对生活当中的一些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用新质生产力概括出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它的意义就不一样了,说明了这些变化已经成为了主流。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