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7月24日,为期四天的2025年度北京市“强国复兴有我——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百姓宣讲调研汇讲暨骨干培训班正式拉开序幕。来自20个区(系统)的100位宣讲骨干先后登台,抒发爱国情怀,讲述奋斗故事,展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讲深讲透讲实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贺亚兰同志出席活动并致辞。她表示,百姓宣讲年度调研汇讲既是对我市百姓宣讲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和精彩展示,也是宣讲员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提升水平的宝贵平台,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精神的洗礼。希望广大宣讲员坚持政治引领,以“真情”动人,讲好“百姓故事”;以“精技”服人,展现最佳风采;希望组织单位以“创新”聚人,继续擦亮百姓宣讲品牌。

群英荟萃

共塑百姓宣讲答卷

参加2025年度调研汇讲的成员来自各区、系统、单位20个代表队,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100位优秀百姓宣讲员代表同台竞赛、互相交流,同场比拼、取长补短,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北京篇章。


 

来自国资委宣讲队伍的汽修工人程旭东通过刻苦学习、开发新技术,自主成立创新工作室,为提升中国汽修行业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彰显责任担当。


 

门头沟区返乡青年张爽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引入知名品牌联合打造区域IP,让千年京西古道焕发新生,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讲述中国乡村振兴新故事。


 

平谷区早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镇,带着乡亲们靠一片林子、一群大鹅,生生蹚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变“荒草窝”为“黄金窝”,还解决了乡亲的就业问题。


 

来自昌平区的退伍军人变身网络安全科技创始人,以一行行代码为武器,守护国家网络安全。

来自经开区的5位宣讲员分别从医药研发、显示技术、石化催化剂海外拓展、中国物流、机器人产业等角度,持技术之刃,铸强国伟业的拼搏故事……

从创业典范到技术先锋,从返乡创业者到致富带头人,这些平凡身影用行动诠释着同一信念——每个人的点滴奋斗,终将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创新表达

理论飞入百姓家

今年的全市调研汇讲以“强国复兴有我——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为主题。活动现场,采用“宣讲+微短剧”的创新形式,讲述广大干部群众的奋斗故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轻巧化传播;线上同步开展微博实时图文直播,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构建立体多维的宣讲格局。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想替别人撑把伞”,1997年出生的年轻法院干警在现场激动地说。他从被霸凌的经历中自我疗愈,成为北京12355青少年心理与法律服务热线的志愿者。


 

00后红色讲解员深情讲述斋堂抗战历史,她眼噙泪光,坚定地许下誓言:“守卫和平,是我们必须扛起的使命!青山不语,精神永存,新的征程上,我愿做一枚火种,把红色故事讲给山川,讲给河流,讲给每一个中华儿女听!”

“强国复兴有我”的号召在青年群体中激起强烈回响,宣讲员的“小人物大情怀”“小故事大道理”“小视角大时代”,将青春理想化作铿锵话语,让担当之志激荡成动人旋律。

京华实践

群众语言直抵人心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精彩纷呈。宣讲台上,一个个扎根基层的身影熠熠生辉。

致力于传播“东胡林人遗址”的驻村第一书记,怀揣军旅梦想、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首都保安,历经挫折仍坚持推动平谷提琴产业转型的制琴师,将心理学融入育人实践、用仁爱之心感化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教研员……

百姓宣讲台上,那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故事,时而令人会心颔首,时而引人眼窝湿润,一年一度的调研汇讲,仿佛一场文化大餐,又若一次精神洗礼,生动展示了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立体描绘了“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动画卷,有力激发了广大基层群众干事创业、努力奋进的磅礴力量。

接下来,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科院(市委讲师团)将通过本次调研汇讲选拔优秀基层宣讲员组建市级示范团,并联合各区各系统特色分团组成“1+X”宣讲矩阵,线下开展全市巡讲100场,线上开展“云”宣讲,充分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京华实践,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