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2025年度北京市“强国复兴有我——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百姓宣讲调研汇讲暨骨干培训班进入第二天。
来自海淀区、通州区、大兴区、丰台区、卫健委的宣讲员们先后登台宣讲,他们紧扣主题主线,以鲜活生动的语言、饱满炽热的情感,聚焦身边人、讲述身边事,一个个浸润着烟火气与时代感的精彩故事,深深触动着在场每一位听众的心弦,引发广泛而强烈的共鸣。
海淀区
海淀区立足海淀科技文化特点,组建“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团。宣讲团成员来自清华园车站旧址、域内高校、科技企业、街道政务办事大厅、区检察院,从全区150余位宣讲员中遴选而出。
清华园车站的讲解员王裕含通过讲述讲解所见,诠释“进京赶考”的伟大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崔艺炜以青春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科技企业副总裁王姝琦介绍公司实现技术突破,眼睛成为身份识别的独特方式,解决了众多社会难题。
街道政务服务大厅的房诘立足窗口岗位,服务千家万户,受到群众高度称赞。
区检察院的王敬敬以真实案例讲述用司法的温度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晴空,守护国家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通州区
通州区宣讲团的故事里,那些活跃在不同领域、坚守于不同岗位的身影,正以各自独特的方式,生动诠释着担当的重量、奉献的温度与坚守的力量。
“八一”跳伞队退役军人吴丽虹在跳伞领域为国家赢得荣誉,突破极限,展现出中国军人的硬核担当。
来自韩美林艺术馆的王晨雨,深受“福娃之父”韩美林先生无私奉献与“老黄牛”精神的感召,以艺术为媒,播撒美的种子。
来自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盲人歌手温娜,用艺术绽放生命光彩,生动诠释了不屈的精神。
曾是国家一级自行车运动员的朱旭,从赛场到社区,将运动精神转化为服务能量。
“85后”退役老兵刘云华,将军人的责任与奉献精神融入社区生活,生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的军人风采。
大兴区
大兴区宣讲团阵容多元,成员涵盖全国民政行业技术能手、基层社区工作者、非遗传承人、残奥冠军、生态摄影师。
宣讲团立足区域发展实践,围绕深耕民生服务、赋能城乡新貌、赓续文化传承、弘扬奋斗精神、绘就生态画卷五大核心展开。宣讲团成员运用真实案例、生动实践和深刻思考,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大兴区在新时代的发展成就与奋进风貌,展现“协同发展示范区、繁荣开放国门新城”的活力与魅力。
丰台区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丰台区组建“烽火卢沟”百姓宣讲团。5名来自不同行业的宣讲员从抗战精神在医疗救治、文化传承、国防教育、青少年培养等领域的创造性转化开展宣讲。
宛平街道的郑然,接过七七事变亲历者祖父郑福来的接力棒,在卢沟桥义务讲解抗战历史,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
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师迪更妮,发扬程莘农院士针药救急症、朱琏前辈施针护军民的中医技艺,用仁心仁术续写中医的时代答卷,让更多老百姓受益于中医药。
“这胡子,就是他的刀枪!这份骨气,是咱中国人的脊梁!”京剧不只是唱念做打,更承载着民族气节,这让中国戏曲学院京剧教师郑轶坚定地走上了戏曲之路,以国粹作脊梁,让民族艺术的薪火永续相传。
丰台区教委的老师和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学校的孩子们创作编排了情景宣讲剧《硝烟中的誓言》,并将讲台化成传承抗战精神的前线,开展“行走的思政课”,通过对话的形式演绎了薪火相传、强国有我,孩子们被历史点燃的激情,已转化为对未来的思考与担当。
卫健委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团5名宣讲员均来自市属三级甲等医院。
北京天坛医院李冠璋讲述团队在江涛院士指导下,十年磨一剑,打破国际垄断,攻克实体肿瘤CAR-T研发世界级难题。
北京友谊医院张浩讲述王振常院士带领团队跨界攻关,历时十年成功研发全球首台微米级CT设备,填补国内外空白。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薛亚军讲述在万米高空航班上,遇80岁女乘客心脏骤停,当即挺身而出展开急救。
北京积水潭医院张志军讲述了小慧因严重髌骨脱位无法行走,团队采用智能骨科机器人完成高难度截骨手术,助她重返舞台。
北京儿童医院蔺琪以九年前2岁患儿宣宣的角膜捐献故事为切入点,讲述自己从斜视弱视领域转向攻克儿童角膜移植难题的初心。
这些故事充分展现了首都卫生健康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风貌,为促进首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次年度汇讲连续组织四天,来自20个区(系统)的100位宣讲骨干参加。汇讲旨在抒发爱国情怀,讲述奋斗故事,展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讲深讲透讲实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供稿:百姓宣讲处
审核:杨婧雅
责任编辑:苏文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