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主任医师,宫廷正骨传承人,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骨科常见病,比如骨与关节损伤、脊柱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骨折、关节脱位、肌腱炎、腱鞘炎、滑膜炎、筋膜炎等骨科急慢性疾病。

中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超5000万,且近年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体力劳动、过度劳累、长期久坐、活动不当、肥胖等都是可能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因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则会加重症状。

腰椎间盘是位于脊椎骨间的“软垫”,由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当一系列因素导致外部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就会引起腰疼及下肢酸麻、串痛、放射性疼痛等症状。通过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部分。

中医认为,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分为风寒湿痹、气滞血瘀、肝肾亏虚、湿热痹阻等症型。例如,老年人以肝肾亏虚型为主,由于长期气血运行不畅,腰椎间盘的纤维环营养不良,在不协调动作的刺激下更易发生损伤和破裂,从而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杜连胜介绍,宫廷正骨手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宫廷正骨手法的精髓在于“轻、柔、透、巧”四个字,医生首先要清楚了解患者的病情,辨证论治,通过轻柔的手法疏通经络,并以准确的取穴及巧妙的杠杆作用,使得力量渗透身体组织深处,达到肌肉、关节、韧带等组织全面松解的目的。在该手法的治疗过程中,可使症状改善,有针对性地治疗多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同时,宫廷正骨手法可辅以口服中药共同治疗。中药可针对每个患者机体阴阳失衡的问题辨证施治,并起到舒筋活血、通筋活络的作用。

杜连胜回忆道,曾有一位70多岁的老年患者,因活动不当扭伤了腰,引起严重的腰疼和下肢酸麻胀痛,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后通过“宫廷正骨+中药辨证”的联合治疗,手法疏通经络、松解组织,中药调理气滞血瘀、肝肾不足问题,在经过6次治疗后得到了治愈。

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要如何预防?杜连胜提示,平日里可加强腰肌锻炼,如通过抬腿、踢腿、蹬车等活动增加腰部肌肉力量,从而更好地保护脊椎。为避免不协调动作引起的损伤,运动及体力劳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不可猛地进行剧烈活动或搬重物。此外,做好保暖同样重要,因为受寒会令肌肉、关节等组织变僵硬,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加重。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