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大家好啊,我是“宣宣”,“宣宣”超有料的学习笔记来了!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宣讲家网发表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程曼丽的文章《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宣宣”认真做了学习笔记,现在就来和大家共同分享!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哦!

学习笔记第49期

划重点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战略任务。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必会点

深刻认识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匹配,存在对外传播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需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展现中国形象,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环境。

高度重视提升国际话语权:国际格局变化使国际话语权成为竞争焦点,新兴经济体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话语权。

更好适应全球传播生态变化:我国主流媒体应适应新媒体特点,把握科技机遇,应用先进技术,打破西方舆论垄断,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金句摘录

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

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关联知识点1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其中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让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真正有“根”,进而打破西方话语霸权。要增强文化主体性,努力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华文化,让中国故事更为生动、中国形象更加鲜活、中华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关联知识点2

植根中国人民伟大实践。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来自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人民性。我们要构建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说到底就是中国人民的话语、中国人民的叙事体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植根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讲好中国人的奋斗追梦故事,让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展现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价值追求、情感体验等。要讲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与世界人民一道建设美好世界的努力,拉紧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纽带。

关联知识点3

树立世界眼光。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既要站稳中国立场,也要树立世界眼光。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创新国际传播方式方法,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共情感、同理心、亲和力,努力让有温度、有深度的中国故事实现与世界的“共情共振”。既要有胸怀天下、协和万邦的叙事视角,也要积极主动设置世界性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以普通人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讲好鲜活中国故事,展示美好中国形象,实现良好传播效果。

第四十九期分享就到这里啦

下期分享咱们不见不散哟!

审核:杨婧雅

责任编辑:苏文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