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嘹亮的军歌在祖国大地唱响,以此致敬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的“最可爱的人”。军歌自古就有。几千年来,无数激越豪迈的军歌流传下来,至今仍鼓舞着铮铮铁骨的将士与胸怀祖国的华夏儿女。
最早的军歌出自《诗经》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的军歌出自《诗经》,有数十首之多,其中最著名的还得数《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军歌节奏明快,充满慷慨之气,没有帝王将相的威仪,没有君子佳人的温情,有的只是战友之间同甘共苦、同生共死的敌忾之义,堪称铁血军歌。在近些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现场,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还演唱过这首歌,无数观众被团结一心、共御外敌的高昂士气和英雄气概所感动。
汉武帝作大汉军歌《天马歌》
汉武帝时,大汉先后击败匈奴,收复南越,凿通西域,使得华夏成为东亚第一强国。公元前2世纪末,大宛进贡汗血宝马,汉武帝见之大悦,作《天马歌》:“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音yì,意为跨越)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汉武帝借物抒怀,表达了远大的政治抱负。有一种说法称,此曲后被编为大汉军歌。
古代军歌演奏乐器之一——排箫。
中国古代军乐代表作是《兰陵王入阵曲》
南北朝时期是数百年的战乱之世。烽烟滚滚,军歌也得到发展,军歌的形式也更为丰富。公元564年,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围困,齐武成帝高湛命各路大军前去解围。高湛的侄儿,年仅24岁的兰陵王高肃(高长恭)亲率500精骑,冲入周军重围,直抵洛阳边塞金墉城下。高肃相貌俊美,为了担心敌人因此小看他,他特意戴上一个铜面具。他冲到城下后,摘下面具,守城的将士一看是他,于是齐声欢呼,军心大振,最终解了洛阳之围。为歌颂他,将士们集体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悲壮浑厚,古朴悠扬,成为古代军乐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流传广泛。
中国古代军歌巅峰之作为《秦王破阵乐》
唐朝最著名的一首军歌诞生于唐初。唐高祖李渊在位时,其次子秦王李世民打败叛军刘武周。将士们用军歌的旧曲填入了新词,为李世民唱赞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秦王破阵乐》。后来,李世民登基后,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艺术家的加工、整理,成为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文武百官及外国宾客观后均激动异常,被称作“大唐第一战歌”。这首曲子在唐朝流行了近300年,被视为中国古代军歌的巅峰之作。至今,仍被保留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西安鼓乐》的曲目中。
敦煌壁画中展现中国古代军歌巅峰之作《秦王破阵乐》的画作。
岳飞一曲《满江红》成为爱国主义象征
宋朝时,不少著名词人的边塞、军旅诗词也被编成军歌。北宋名臣范仲淹在西北统军对抗西夏时,写下《渔家傲·秋思》“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曾在边军中传唱多时。南宋的岳飞,一曲《满江红》慷慨激昂,在后世成为爱国主义的象征。直到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将士依然把《满江红》作为鼓舞斗志的军歌。
比岳飞晚几十年的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曾经参与抗金斗争,甚至上演50骑冲入5万人大营,生擒叛徒,策反1万多人的壮举。他在《破阵子》中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通过描绘军旅生活场景,展现出军人的豪放风格与爱国情怀,赋予了它军歌的特质。
戚继光作《凯歌》带领戚家军大破倭寇
明朝诞生了一首“气吞万里如虎”的军歌,那就是著名将领戚继光所作的《凯歌》。这是戚继光在浙江练兵剿灭倭寇时编写的。歌词浅显易懂,既强调了官兵团结,遵守军法,号令严明,又指出当兵参战的意义是报效天子,拯救百姓,杀尽倭寇。戚继光创作的这首凝心聚力的《凯歌》,使戚家军万众一心,创造出多次大破倭寇的战场奇迹。
嘹亮革命军歌激荡爱国浓情
军歌也与人民军队相伴而生。1927年,中国共产党八一南昌起义后首次建立了人民自己的军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将这支军队与旧军队完全区分开来。之后的《红军进行曲》《冲锋歌》展现了红军的无敌军威。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英勇不屈的中华儿女奋起抵抗。《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等,凝聚了中国亿万人民澎湃的战斗热血,誓将侵略者埋葬在神州大地。
中国沈阳九一八纪念馆中的《义勇军进行曲》简谱。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最危急时刻的军歌《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国歌。之后,新的优秀军歌不断涌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将士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赴朝作战,保家卫国。《英雄赞歌》等歌曲不但在荧屏上塑造我军之魂,也在现实中唱出华夏儿女的英武之气。《我的祖国》更是用充满柔情的语调唱出了浓烈爱国主义的铿锵心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说句心里话》《当兵的人》《一二三四歌》等优秀军歌,不仅引发战士们的共鸣,更让普通民众体会战士们的心声,对人民军队充满热爱和钦佩。
进入新世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实力更加强大,互联网、信息化带来的文化建设蓬勃发展,涌现出各种风格的军歌。2019年阅兵式上的《钢铁洪流进行曲》便是其中的代表。
一首首嘹亮的军歌,始终伴着中国军人有力的步伐,在人们心中激荡澎湃。
供图: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杨益
记者:李海霞
流程编辑:U07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