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水

便能让河道内平缓的溪流

瞬间涨水

安全风险也随之攀升

倘若此时恰好有人在河道里游玩

稍有不慎 便会发生意外

△网友实拍的河流涨水瞬间

广东惠东:白马山失联5人均已遇难

8月1日20时22分许,110警情接到一位群众报警称,与其一同到惠东县白盆珠镇白马村白马山的5名人员在游玩过程中被水冲走失联。截至8月3日14时15分左右,失联5人全部找到,均已无生命体征。目前,各项善后处置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8月3日,广东惠东县应急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表示,由于事发区域地形复杂、水流湍急,属于未开发开放、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区域,加上夜间能见度低、河流暗流较多,且连日来持续强降雨,搜救难度大。

进入汛期以来,此类事故频频发生。

  • 8月1日,一家三口在广西北海红树林赶海,突遇狂风暴雨,被海浪卷走,一人仍在搜救中;
  • 7月27日,湖南浏阳突发短时强降水,淳口镇六叠泉大峡谷的河道水位迅速上升,导致一名24岁女游客在景区内漂流时失联……

暑假出游,不少人会选择到河边、湖畔、海滨等纳凉嬉戏,但有些水域隐患重重。以下五处水域,请务必当心!

夏季五大危险水域

峡谷溪流 水清≠水浅

峡谷间的溪流往往很清澈,甚至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不少人会以为这属于“浅水区”,很安全。然而,水的深浅极具迷惑性,仅靠肉眼是无法分辨的。

此外,这样的区域通常水温较低,下水游泳时极易出现抽筋或冷休克,增加溺水风险。

汛期尤其要注意的是,一旦上游地区遭遇强降雨或暴雨,大量雨水会迅速汇聚到溪流中,导致水位急剧上涨,易发生山洪。山洪能在短时间内将峡谷溪流变成汹涌洪流,对溪边人员和设施造成严重威胁。

礁石区 脚下湿滑易被卷走

很多人喜欢在礁石区赶海、捡螃蟹、拍照留念。但礁石区表面湿滑、锋利,下方常有潮沟和暗缝,很多地方退潮时露出来,但只需几分钟涨潮就能完全淹没。

如突遇狂风、暴雨、暗流、涌浪等,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困或卷入深水。

江河浅滩 一步浅一步深

江河浅滩的形成与水流冲刷、泥沙沉积,以及季节水位变化密切相关。这种水域可能前一步是沙地,下一步就是陡降两三米的深坑,水底地貌像“台阶”,非常危险。

若在汛期遇到强降雨、水库泄流等,浅滩很可能瞬间变为深水区,逃生时间极短。

△抚仙湖岸边的“水下阶梯”,人站在岸边很容易忽略。图源:中国探险协会

海岸边 暗藏致命“离岸流”

离岸流,是海岸边一股射束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流速极快,且表面平静具有迷惑性,只需几秒就能将岸边游泳者拖拽入深水,危险性极大。

△各种形态的离岸流,有的平静有的湍急。图源:深圳应急管理

遇到离岸流不要尝试逆流而返,要朝着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横向游离。

水库 平静水面下有暗流

有些水库的水下结构就像突然出现的“深井”,表面看着风平浪静,底下却藏着深坑、淤泥,再加上极冷水层和暗流交织,贸然下水很容易被卷到水底。

△图源:灞桥公安宣传

一旦溺水如何自救?

1. 放松身体向后仰,不要挣扎,防止下沉。人体可以产生浮力的肺部位于上半身,而身体的重心位于下半身。

2.切记手出水面头必沉,可将双手举过头顶,这样重心会向上移动,帮助身体仰躺在水面。抬起下巴,让口鼻露出水面,保证呼吸,同时大声呼救。

3.注意周围有没有能帮助漂浮的物品,可将空塑料瓶等具有浮力的东西抱在身前,更有助于漂浮。

近期北方雨水频现,预计4日至5日影响华北,6日影响黄淮。此外,3日至6日,华南地区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目前正值暑假旅游高峰期

温馨提醒不要前往

未开发、未开放

且不具备安全条件的水域

游玩、徒步或露营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