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当历史的指针指向这一特殊节点,如何让红色记忆跨越时空,让爱国情怀直抵人心?万达电影给出了独特答案 —— 以《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红色影片为纽带,将遍布南京、南昌的影城转化为 "红色教育基地",用光影叙事连接历史与当下,让商业空间成为传承家国情怀的新载体。这种创新实践,不仅重构了电影放映场所的社会价值,更探索出新时代红色教育的沉浸式路径。

从娱乐场到教育场:商业空间的红色转身

传统认知中,影城是承载休闲娱乐的商业空间,而万达影城的红色主题实践,正悄然拓宽这一认知边界,让其内涵愈发饱满。在万达影城(南昌八一万达广场店),"信仰红墙" 上 "生在红旗下"" 长在春风里 "的信仰词条构筑起沉浸式的红色长廊;万达影城(南京建邺万达广场店)的红色主题展,让观众从踏入影城的那一刻起,便开启与历史的对话。这种空间重构,打破了" 红色教育只存在于纪念馆、博物馆 " 的固有印象,让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消费场景。

更具深意的是功能的延伸。南昌影城的 "红色按钮" 成为情感连接的媒介,6000 余人自发按下按钮生成专属编号,将个人对祖国的告白转化为可记录、可分享的仪式;南京影城化身研学课堂,邀请学生、社区群体参与红色宣讲,让观影场所变身为国防教育阵地。当商业空间开始承载历史记忆的传递、爱国情感的培育,其社会价值便实现了从 "商业盈利" 到 "文化传承" 的跃升 —— 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创新延伸。

光影叙事:让历史从文字走向可触可感

电影作为视觉艺术,天然具备连接历史与观众的优势。万达电影深谙此道,以光影为桥梁,让红色历史从教科书的文字变成可沉浸、可互动的体验。《南京照相馆》取材于日军真实罪证影像,其万达影城(南京江宁万达广场店)的路演中,主创团队与 350 余名观众分享 "历史坚守",影城大堂还原的微缩照相馆场景,让观众瞬间 "穿越" 到影片中的历史现场;万达影城(南昌八一万达广场店)通宵放映该片,让等待升旗仪式的市民在光影中触摸历史的温度。

这种叙事创新,突破了传统红色教育的单向输出模式。映后的 "向祖国告白" 环节,让青年观众的声音汇聚成爱国宣言。当观众从 "被动观看" 变为 "主动参与",从 "理性认知" 转为 "情感共鸣",红色记忆便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成为深植于心的精神印记。

代际接力:让爱国情怀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红色教育的关键,在于让精神跨越代际,在年轻一代心中扎根。万达电影的系列活动,构建起一套完整的代际传承机制。针对青年群体,南昌影城开展 "红色光影・不忘初心" 主题观影,让社区青年与中小学生在映后告白中理解历史接力棒的分量;面向儿童,南京影城的 "童 ' 心向党" 研学活动,用革命故事与手工创作,让红色种子在稚嫩心中萌芽;而通宵守候升旗仪式的市民与游客,又代表着跨越年龄层的情感共鸣 —— 千面红旗在人群中传递的瞬间,正是爱国情怀代际传递的生动写照。

从南昌八一广场的晨曦到南京影城的光影,万达电影的实践证明:红色教育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呈现,它可以藏在影城的空间布置里,映在电影的帧帧画面中,融在观众的互动体验里。当商业力量与红色文化相遇,当光影媒介与历史记忆碰撞,不仅能让爱国情怀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更能为社会培育起深沉而持久的精神力量 —— 这或许正是 80 周年纪念节点上,最有价值的传承与创新。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