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有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及北京密云的英雄母亲邓玉芬,她送丈夫和5个孩子上战场,皆战死沙场。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本期《英雄母亲邓玉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视频中,跟随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刘岳,一起来看邓玉芬一家在特殊战场的悲壮经历。
内容详情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讲述了英雄母亲邓玉芬的故事。在抗日战争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英雄母亲邓玉芬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
1942年,抗日民主政府发出“回山搞春耕”的号召。为什么要“回山搞春耕”?当时日伪当局为了割断共产党八路军和老百姓的联系,在长城沿线建立千里无人区,把很多的老百姓都轰到一个大村子里头居住,不许随便外出。妄图困死八路军,割断共产党和老百姓的联系。为了粉碎敌人阴谋,抗日民主政府就号召要去“回山搞春耕”。邓玉芬就支持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回老家搞春耕。日伪当局组织了很多的讨伐队到山里扫荡搜索,见着回乡搞春耕的老百姓就枪杀。她的丈夫和一个儿子就是在回乡搞春耕的时候被日本侵略者打死了,还有一个儿子被抓走了。这就是一个特殊的战场,和上前线打敌人是一样的。
她的小儿子小七,连大名都没有,在一次反扫荡的时候,在山洞里头躲避日伪军的扫荡,小七儿有病了,又饿,他就哭闹。为了防止小七哭闹的声音,把搜山的日伪军引过来,影响到乡亲们,所以邓玉芬就狠了狠心,从衣服上揪下一些棉絮,堵住了小七的嘴。等到日伪军搜山过去了,邓玉芬把棉絮拿开的时候,小七已经奄奄一息了。当天晚上,连大名都没有的孩子,就这样离开了妈妈。
华北平原上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就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