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期《4年降32% 感知美丽中国的“绿色密码”》视频中,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资深顾问黄海峰援引多方观点,通过直观案例深刻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内容详情

2018年3月12日,美国《纽约时报》刊发了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长Michael Greenstone的署名文章。文章称,中国城市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浓度平均下降了32%,而这距离中国政府向污染宣战,仅过去了4年,这样的成绩令人称奇。

比较一下,1970年,美国颁发了《清洁空气法》,直到1982年经历了经济萧条后,美国才实现了空气污染值下降32%的目标。此时,距离《清洁空气法》的颁布已经整整12年了,而中国却在短短的4年中就实现了这样的目标。

党的十九大把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在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还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这些方面的举措都是遵循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其深邃的系统性、鲜明的人民性和强烈的实践性,彻底扭转了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动了一种全局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明确、明显的。

中国绿色发展的举措还表现在长江实行了10年的禁渔政策,使得鱼的种类多样性恢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中国在COP气候大会上,宣布了将甲烷减排纳入了我们的行动计划,启动了碳中和的先行区,彰显出一个大国的环保责任。

在中国智慧方面。济南出现了一种巨型的充气工地,打造出一个巨大的膜。它能够降噪音、防尘埃、抵御天气的变化,主要是大大减少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使得中国绿色建筑这方面的技术体现了出来,也让国外对这个方面的技术叹为观止。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