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和云南晨光出版社联合出版了长篇叙事诗《号角》,这是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何南为《义勇军进行曲》即国歌的曲作者——作曲家聂耳创作的诗传。这本书出版之前,我就已经知道,它必将让我的朗诵生涯多一种经历。

今年1月,我与陈红、何南夫妇相约,两家一起过春节。欢聚时,我得知,何南正在写一本叫《号角》的书,是长篇叙事诗,大约节后5月份出版。

长篇叙事诗?瞬间,我的注意力被吸引了。我热爱朗诵艺术,在同行们的鼓励下,我还担任了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诵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之职。过去,在舞台、电视及网络媒体上,我朗诵过许多诗歌作品,有唐宋名篇,也有为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现代诗作。我的体会是,诗歌作品无论古今,不分长短,只要它的内容真实可信,情感朴素真挚,文字符合文体规范,就会令朗诵者产生创作的欲望与快乐,也会给予观众真切的艺术感染力和美的享受。但《号角》竟然是长篇叙事诗,一下子勾起了我朗诵的“馋虫”。

于是当即约定,此书面世后,我来朗诵!

《号角》出版方本就有出版有声图书的计划,并很快将春节期间的口头约定变成现实。出版方邀请我与朗诵艺术家张宏共同朗诵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样书。翻开——默读——不自觉地读出声来,年仅23岁就不幸在日本鹄沼海滩溺亡的伟大音乐家聂耳,便在诗中复活、在我眼前再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国歌响起,聂耳便在激昂的旋律中永生。

我与张宏都是读着《雷锋之歌》《回延安》《西去列车的窗口》《团泊洼的秋天》等红色经典诗歌长大的一代人。在我以往的朗诵实践中,但凡能做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作品,总会对我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而何南的《号角》,以诗人的热情,既为读者塑造了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音乐家聂耳的形象,又为我和张宏提供了高质量的诗歌文本。《号角》的情感饱满而真挚,文本富有韵律。如果说,期待优秀的朗诵作品,是每一位热爱朗诵艺术的人的心愿,那么《号角》便是我有幸等到的难得的佳作。

然而,佳作也意味着压力。

作为一部叙事诗,它竟达近5000行的体量,这对我来说,挑战是空前的。为此,我与张宏连续多日沉浸在录音棚里。几次熬夜至凌晨三四点钟,后期剪辑又几经修改、补录,终于在预定时间的最后一天,完成了《号角》一书的配乐朗诵版。

有天深夜,忽然收到录音师发来的《号角》音频节选,我当即打开手机静心来听。听着听着,我禁不住落泪了。我不仅为我的朗诵而激动流泪,更为聂耳的故事、为《号角》这部叙事长诗——当然,也更为国歌的经典旋律和祖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我深知,完成一部朗诵作品,有如孕育诞生了自己的一个孩子。想到它即将全网上线,接受听众朋友们的检验时,我难免有些诚惶诚恐。相对其他作品,朗诵《号角》有更多更深的体会——我再次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洗礼,实现了为宣传国歌贡献一份力量的夙愿。

(作者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来源:人民日报

流程编辑:U07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