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猴子太可爱了!看着像幅画,但摸上去软绵绵的,有意思。”在首钢园9号馆文旅服务专题展上,北京工美集团亮出非遗“金招牌”,推出北京补绣、画珐琅两项非遗技艺现场展演。观众可近距离观看传承人展示精湛技艺,还可亲自动手参与体验。

 

“咱们这门手艺叫北京补绣,是北京特有的传统工艺。”展台上,北京工美集团白孔雀艺术世界(工艺品厂)总工艺师席闻边演示边介绍,揭开了北京补绣的神秘面纱。它以绢、缎、纱等材料为主,通过剪贴、堆叠等工艺,形成如浮雕般立体的图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为了方便观众上手体验,席闻和团队带来了多份12生肖的材料包,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图案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需要使用的凤尾纱已经剪成了小块,颜色特别饱满,大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北京补绣的风格。”席闻说,现场还展示了双面绣的扇子、摆台等作品,希望让更多观众了解这项传统技艺。

 

一旁的展台上,画珐琅技艺也正由传承人展演。“画珐琅与景泰蓝同属珐琅工艺,制作时需将珐琅釉料研磨至极细,再调和成颜料,在器物上进行绘制后烧制。”据介绍,在2014年APEC会议国礼“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的制作中,就引入了画珐琅工艺,让这门濒危的“皇家技艺”重新焕发光彩。

 

据悉,北京工美集团已连续六年参加服贸会。除进行非遗技艺展演、国礼级工艺美术精品展示之外,此次还推出“予寻”艺术非遗产品、多款服贸会主题特许商品及服贸会颐和园联名特许商品,位于1号馆、5号馆、9号馆及四焦炉北路。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陈雪柠,邓伟

流程编辑:U07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