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感悟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力量。9月10日上午,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石景山区社区学院举办专场报告会。来自石景山区各街道、社区的宣传干部、宣讲员及群众代表200余人现场聆听宣讲。
当天下午,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专场报告会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委讲师团)主办,由航天七三一医院承办,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协办,并同步开启专场直播,吸引10513人观看,累计观看次数达10729次,收获点赞10778次。
7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宣讲员以百姓视角、质朴语言,深情讲述了抗战时期的英雄故事和当代传承。
宣讲现场
1
郑然 丰台区宛平街道沸城社区工作者
郑然以《一座卢沟桥 守护一辈子》为题,讲述了郑福来老人七十三年风雨无阻在卢沟桥上义务讲解抗战史,让历史的回响在卢沟桥畔永不消逝。
2
马成 顺义区焦庄户村民
马成以《全民皆兵地道战》为题,讲述了其家乡北京市顺义区焦庄户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战历程,真实再现人民战争伟大实践。
3
韩小南 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韩小南以《铁骨铮铮 镕铸辉煌》为题,讲述了石景山制铁所工人在日本人占领时期,面对严苛的工作环境和残酷的待遇,如何以智慧和勇气进行技术性抗战的故事。
4
罗通 蒙藏学校旧址物业管理员
罗通以《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为题,讲述了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率领战士们与日寇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
5
扈彩霞 北京佑安医院介入中心主任医师
扈彩霞以《“红色银行”的守护者》为题,回顾了其祖父霍金雷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冀南银行印钞二厂三所政治指导员保障根据地经济运行的重任的革命历程。
6
李镭 首钢集团退休干部
李镭以《磨刀声声铸脊梁》为题,生动讲述了模式口与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故事,讴歌工人阶级在抗战中挺身而出、支援前线的担当与热血。
7
张董 门头沟区委党校教师
张董以《“挺进军歌”再唱响》为题,通过歌声与讲解的融合,将歌曲背后的挺进军的抗日故事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并演唱了《挺进》这首基于军歌为背景创作的歌曲。
张董指挥大家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观众感言
门诊第三党支部书记孟炜煜:倾听了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的动人讲述,深受震撼与教育。从卢沟桥的坚守、地道战的智慧,到回民支队的英勇、“红色银行”的守护,一个个真实故事生动诠释了抗战岁月的艰苦卓绝和民族气节。作为航天七三一医院的党支部书记,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伟大抗战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将其融入日常工作,坚守医者初心,守护人民健康,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使命担当。
医技第一党支部书记李爱华:观看了“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的动人故事,我深受震撼,内心充满了对先烈们的敬意。“地道战”和“技术性炼钢”的智慧、回民支队和大刀队的英勇,无不诠释着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所迸发出的不屈信念与磅礴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医务人员,抗战精神将不断鼓舞我们,在守护人民健康的“战场”上铭记初心、履职尽责。以精湛医术和仁爱之心筑牢公共卫生防线,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外科第五团支部书记范晶雯: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报告会。宣讲员们并非遥远的历史讲述者,而是我们身边的社区工作者、村民、教师、企业员工、医务工作者。从郑然讲述郑福来老人73年守护卢沟桥的执着,到马成讲述全民皆兵的地道战智慧;从韩小南副教授剖析的民族铁骨,到罗通追忆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伟大抗战精神并非遥不可及的历史口号,它就蕴藏在每一位守护记忆、传承历史的普通人身上。这种由百姓讲述、让百姓聆听的方式,让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变得更加可感、可亲、可敬,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砥砺前行。
报告会特别设置了“向英烈和先辈致敬”环节,通过AI技术制作的视频让英烈形象“穿越时空”,与观众“对话”。一幕幕感人画面,一句句铿锵誓言,令现场观众热泪盈眶,深刻感受到“今日中国,如你所愿”的盛世图景。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