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是编织共同富裕的安全网。本期《民生保障:编织共同富裕的安全网》视频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桁林指出,新时代民生保障涵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大维度,既要兜牢底线,更要惠及中间大多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内容详情

民生保障是编织共同富裕的安全网。

民生保障是指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民生保障有几个维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提出“人生八有”。他当时讲: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农桑者有所助、无业者有培训、穷弱者有所扶、病疾者有所医、老有所养、死有所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和价值追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党的十八大报告延续这一提法,提出“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民生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增加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进一步补齐了民生短板,夯实民生基础工程。

民生保障涉及到衣食住行乐、生老病死、教育、医疗等方面,编织了一个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一是确保幼有所育。切实做好优生优育。

二是确保学有所教,发展优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三是确保劳有所得,鼓励勤劳致富,用自己的劳动和知识提高收入,改善生活。

四是确保病有所医,促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建设健康中国。

五是确保老有所养,系统应对老龄化,稳步提高研发经济的服务质量。

六是确保住有所居,多渠道供应,多层次保障,逐步改善住房条件,提高居住质量。

七是确保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把困难群众的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一般来说,讲民生保障都是讲兜底,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到大多数人,也就是在收入分配当中处于中间层的大部分人的生活状况、民生保障。这既是大头,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