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理论宣讲示范基地——大栅栏街道“红墙讲堂”内座无虚席,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云芳教授受邀带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内涵与路径研究》专题授课。街道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社区工作者、“两新”企业代表、商会会员企业代表及地区各族居民近百人齐聚一堂。这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理论宣讲,更是大栅栏街道深化理论宣讲品牌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生动实践。
宣讲现场:高端引领,深化共识
王云芳教授紧扣主题,系统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实践路径、历史渊源与政策支撑,完整勾勒出其内在逻辑与丰富内涵。整场宣讲内容翔实、重点突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互动交流踊跃。
大栅栏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科长(团工委书记)刘晴:王云芳教授的授课让我深受启发。作为团工委书记,我更加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青年工作的重要方向。大栅栏街道民族成分多样,青年群体活跃。未来,我将依托 “红墙讲堂” 等平台,组织更多贴近青年特点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进辖区各族青年的相互了解与认同。同时,鼓励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在服务中凝聚共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年心中扎根,为街道民族团结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大栅栏街道市民服务中心秦勤:作为一名新入职干部,此次讲座让我对民族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新时代的民族工作,以“五个共同”锚定正确历史观,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增进共同性,其中贯穿的主线,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要首先筑牢这一意识,并将其真正转化为推动发展、促进团结的务实行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宣讲与街道各项重点工作深度融合、相互赋能,为推动辖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理论宣讲品牌:“理润红栏”赋能基层
近年来,大栅栏街道围绕“理论扎根基层,宣讲服务民生”核心目标,着力打造“思想导航强信念、文化浸润育新风、治理赋能促发展”的特色理论宣讲模式,清晰构建一条主线、两大机制、三维阵地、四支队伍、五化目标的“12345”理论宣讲工作体系,连续荣获2023、2024年度北京市理论宣讲示范基地工作先进单位。
街道通过持续擦亮“理润红栏”核心品牌,打造“红栏+”项目集群,不断完善“一堂九院”全域化宣讲格局(“一堂”即街道“红墙讲堂”,“九院”即九个社区各具特色的“小院讲堂”),推动理论宣讲常态化、制度化与精准化发展,形成具有大栅栏特色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今年以来,共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宣讲活动80余场。其中,联合市、区单位开展北京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宣讲“理论+百姓+文艺”特色宣讲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实现思想导航、文化浸润、治理赋能的综合成效。
来源:“魅力大栅栏”公众号
审核:许成成
责任编辑:苏文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