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报告厅内掌声雷动、歌声激昂。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校园,为师生带来一场直击心灵的理想信念教育课。此次宣讲活动亦是北航“信仰行”项目之“先进人物面对面”系列活动的重磅专场,旨在通过聆听英雄故事、对话时代楷模,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筑牢信仰之基,传承红色基因。
宣讲现场
郑然、韩小南、马成、郑凯雯、罗通、张董六位宣讲员依次动情讲述。他们结合自身经历或先辈事迹,从不同角度生动诠释了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一段段饱含家国情怀的往事,一个个闪耀着牺牲与奉献光芒的故事,将现场师生带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深刻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活动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宣讲员们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和感人至深的事迹,引发了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掌声多次响彻会场。活动的高潮部分,张董老师起身,带领全场师生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昂嘹亮的歌声汇聚成力量的海洋,抒发了对党的无限热爱与深情礼赞,表达了继承革命传统、矢志报国强国的共同心声。
座谈交流
宣讲结束后,北航师生代表与宣讲团成员围绕“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如何正确理解和传递国际主义精神和贝医生的大爱情怀”“如何在现代传播好革命老歌”“如何充分发扬合心合力的挖地道精神”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同学们纷纷表示,聆听宣讲深受教育和鼓舞,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作为新时代北航人,必将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强大动力,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习科研和未来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观众感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应用物理系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陈佳琳:这次参加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北航专场报告会,我深受触动。6位宣讲员的讲述,从卢沟桥的守护传承,到工人的“技术性抗战”,从地道战里的百姓智慧,到跨越国界的大爱,再到“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与军歌的力量,生动诠释了伟大抗战精神。AI致敬视频与合唱环节更让我共情,深知铭记历史是最好的传承。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以抗战精神为激励,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物理系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吴家超:此次“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北航,不仅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各位宣讲员从不同视角动情讲述抗战历史与英雄故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的艰苦卓绝和先烈们的坚定信仰。尤其是“向英烈和先辈致敬”环节,全场齐声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昂旋律中涌动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奋进动力,勇于担当、矢志报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甄梓笑:八十年烽火记忆,今日化作一堂震撼人心的“大思政课”。六段源自基层的真实叙事,将十四年烽火岁月浓缩进短短两小时,在宣讲人沉静而有力的语调中,化作可触可感的民族记忆,人工智能技术让爱国英烈与先辈穿越时空和我们“见面”。抗战精神写进民族血脉,也写进北航人的基因,所以我们眼含热泪!宣讲结束,我的思绪久久难平。抗战胜利已八十年,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仍在耳畔;“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怒吼仍在胸中。八十年前,中华民族以“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筑起钢铁长城;八十年后,浩瀚空天成为北航人接续报国的全新疆场。历史告诉我们,山河之重,系于每一个普通人的挺身而出;民族之兴,源于每一颗微粒的炽热聚合。今日中国,早已远离硝烟,但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我们唯有把精神火种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方能不负先辈热血,不负时代召唤!
本次“先进人物面对面”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它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淬炼。“信仰行”项目通过搭建与先进人物面对面交流的平台,让崇高的信仰变得可感可触,让英雄的故事直抵人心,有效推动了红色文化在校园的传播与传承,激励着北航学子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精神血脉,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前行。
供稿:百姓宣讲处
审核:许成成
责任编辑:苏文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