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作为北京市通州区2025“运河有戏”演出季孵化剧目,北京物资学院原创多幕话剧《运河唱新》在运河剧院上演两场。运河剧院前厅同步举办《运河唱新——北京大运河时令之美影像志》专题摄影展,3000余名大中小学生观看了这堂“大思政课”。

 

话剧《运河唱新》以大运河文化为精神纽带,在双线叙事结构中交织千年运河的历史文脉与新时代的奋斗图景。纵向维度上,摄影艺术家程序二十余年的摄影镜头真实呈现了大运河从污染治理到生态修复的变迁历程,定格北京城市副中心“古今交融”的建设成就;横向维度上,“运河学子百村行”青少年文明实践串联起运河两岸建设者的时代群像,艺术化呈现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乡村的生动实践,勾勒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运河唱新》的情节均源自真实实践,“运河学子百村行”项目的丰硕成果与精神内核、“运河号子”非遗传承人、投身生态治理的工程师、扎根乡村的青年等这些平凡人物的故事,诠释了“坚守、创造、融通、奋斗”的精神内核。从素材挖掘到艺术创排,《运河唱新》全程融入“以运河文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理念,打破校地壁垒,整合政企资源,集中展现了“运河思政”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地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的育人实效。

 

与话剧演出同步开展的《运河唱新——北京大运河时令之美影像志》专题摄影展,展览作品由摄影艺术家程序历时十余载创作。展览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为核心,把“二十四节气”与大运河影像深度融合,以“节气”为解读运河的时间密钥,在自然节律中呈现通州的时代新貌。

 

据悉,话剧《运河唱新》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北京市大中小学“运河思政”一体化建设研究与实践中心、运河城市大中小学“运河思政”一体化联合体秘书处共同策划,北京物资学院出品,同时获得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北运河管理处、北京市少年宫等支持。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