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介绍:东城中医医院骨伤科专家。擅长运用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调理颈、腰椎间盘突出及各种伴随症状,急慢性脊柱、小关节和关节损伤,坐骨神经痛、骨盆不正,四肢错缝、“高低肩”“长短腿”等常见疾病,以及其他骨关节疼痛相关疾病。
正值霜降节气,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大,人体易受寒,骨科相关疾病易反复发作。从临床上看,不少腰椎病、颈椎病患者都出现了疼痛、僵硬等不适症状。中医认为,每年从国庆假期后至春节,是包括腰椎病、颈椎病等在内的骨科病的高发期。
秋冬季寒凝收引,肌肉和筋易出现紧张僵硬的情况,可能会加重脊柱旋转、腰椎错位、腰椎间盘突出等病情,尤其老年人可能存在气血亏虚,筋较松缺少力量等情况,腰椎得不到更好的保护,同时脾虚还会造成湿气淤结下注,让腰椎的不适症状更为明显。
中医在腰椎病的治疗上具有优势,可通过正骨手法结合针灸、拔罐、中药调理等办法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首先是正骨,利用对患者的长短腿、高低臀等表现,可判断出现问题的部位,接着以“巧、轻、快”的手法对歪斜的脊柱和盆骨进行调整,在矫正骨头错位的同时还可对筋和肌肉进行松解,再通过针灸来通经络,可从源头缓解症状。
中医常讲“十腰九寒”,也就是说十个腰痛的患者中九个与受寒有关。特别是在秋冬季,患者受了寒可能就会腰痛复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护保暖尤为重要。此时,结合拔罐对人体进行祛寒祛湿,能够减轻疼痛症状,并预防腰椎病的反复发作。
针对气血亏虚的老年患者,还可辅以中药调理,通过补气血可加强腰部力量,让腰椎得到更好的保护。中医认为,冬季属水、对应肾,而腰椎病亦与肾气不足有关,此时补肝肾、补气血可为腰椎病的防治提供更大助力。例如,东城中医医院的院内制剂“麻痛宁丸”“健脾养胃丸”等中成药就可帮助人体补气血、补肝肾、通经络,缓解骨科病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腰椎病患者来说,防寒保暖不应只在秋冬季,在天气炎热的夏季也应做到不吃冷饮、不喝冰啤酒、少吹空调,减少体内的寒与湿,预防秋冬来临后的疾病发作。在秋冬季,患者可用山药、茯苓、大枣、红豆等药食同源的食材做代茶饮,可起到健脾、补气、养血的作用,亦可用正在服用的中药药渣泡脚,可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从整体上对人体的阴阳失衡进行调理。
校检:孙朝阳 李晨 陈沙
审核:陶冶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