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冷空气突袭,多地“一夜入冬”。冷空气“断崖式”入侵,让许多城市提前开启冬季模式。不少消费者选择赶在气温暴跌前抢先一步备好过冬好物。
过冬物品涌入消费主场
随着多地气温骤降,“保暖经济”迅速升温,各类过冬用品加速涌入消费主场。在家庭取暖装备方面,电热毯、水暖毯、暖被机、干衣机等产品热度攀升。京东平台数据显示,干衣机、除湿机、烘鞋器、暖被机等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0%,水暖毯、电热毯的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超200%,为许多尚未供暖的家庭提供了“即时取暖”的现实保障。
居家保暖之外,服饰类产品同样迎来销售高峰。京东数据显示,男女中长款羽绒服成交额同比增长180%,羊绒衫增长160%,毛呢大衣增长121%;抓绒衣裤、保暖内衣、秋衣秋裤、保暖家居服的成交额均实现翻倍增长。儿童保暖服饰也紧随其后,羽绒服、冲锋衣等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随着气温骤降,“一人一件羽绒服”成了家庭标配。
在鞋靴配件类目中,毛毛拖、包跟棉拖、雪地靴和长筒靴成为换季爆款。长筒靴成交额同比增长8倍,雪地靴增长6倍;加绒博肯鞋、骑士靴等新式单品也快速出圈,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秋冬穿搭新潮品。
暖被机等成过冬新宠
北青报记者发现,主打“提前加热被窝”的暖被机今年悄然走红,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新宠。这类产品通过热风循环快速升温,不直接接触身体,还带有除螨功能,更适合皮肤敏感或不习惯贴身取暖的用户。
传统电热毯依然霸占榜单前几名的位置。“空调从制冷到制热只用了48小时。”不少网友调侃道。在此次寒潮影响下,电热毯以升温快、能耗低、便于收纳等特点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热卖已在意料之中。
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不少北方网友针对“电热毯哪款好”“怎么选安全电热毯”等问题的搜索和讨论明显增多。在主流电商平台上搜索“电热毯”,可以看到不少爆款产品销量已突破“10万+”。住在北京的任女士在朋友圈晒出电热毯,并留言称这是她“今年最值得的消费”。
买过冬物品需注意三点
随着各类过冬好物销量暴涨,在“买买买”的同时,也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安全问题。以电热毯为例,选购时务必关注产品是否具备3C认证、是否配备过热保护装置,避免选择“三无产品”或劣质型号。
其次是材质和宣传问题。在选购高单价的服饰类商品时也需要提高警惕,特别是羽绒服这类依赖材质和工艺保障保暖性能的产品。一些消费者发现,个别商家在宣传中标榜“90%白鹅绒”或“高充绒量”,但实物却存在飞丝多、材质混杂等问题,水洗标也与宣传不符。对此,抖音平台宣布已启动专项治理,集中整治虚假宣传和材质作假。
最后是理性囤货。像暖宝宝、自热贴等一次性保暖用品,往年常被“成箱搬走”,但其存在有效期,久放可能导致发热失效。多家平台相关人士也建议消费者按需采购。
来源:北京青年报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