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点从首尔市市区出发,乘车沿高速公路向东南方向行进,要到接近中午12点的时间才能来到位于韩国庆尚北道的庆州。这座古代新罗王朝的都城被外界称作“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也有人说它是“韩国的西安”,而即将在这里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已经成为当地人口中“值得骄傲的大事”。
本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大韩民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让“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1年再次访韩”成为韩国舆论场的焦点新闻。习主席即将到访的庆州到底什么样?当地民众怎么看中国?在访问消息正式宣布前,《环球时报》记者组已经带着好奇走进了这座“新罗的古都”。
01
“欢迎中国游客”
车辆初入庆州,眼前并不是想象中大城市的模样。道路两旁不仅没有高楼大厦,连建筑都很少,更多是绿意稻香,看上去很像是济州岛的风貌。车辆每到一个大路口,几乎都会看到“APEC 2025 KOREA GYEONGJU(APEC 2025 韩国 庆州)”的标志或花坛,还有“Welcome to Gyeongju(欢迎来到庆州)”的标语,似乎在告诉外面的来客,这里将有大事发生。

庆州街头的APEC迎宾花坛。刘洋 摄

庆州街头的APEC迎宾标语。刘洋 摄
“APEC会议即将举办,是庆州的大事,庆州能够举办令人骄傲。”在庆州最知名历史古迹之一的佛国寺外,十几位韩国本地游客正围坐在草地上野餐,享受周末午后的惬意时光,中国记者的到来和提问,显得有些突然,但也打开了其中一位男士的话匣子。“因为APEC会议快要举办了,也因为韩国政府对中国游客签证政策变得便利,外国游客,尤其是中国游客变多了,我们非常欢迎。对庆州来说,游客当然越多越好。”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这位韩国大叔口中的签证便利政策,是指韩国政府决定从2025年9月29日至明年6月30日,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临时性入境免签政策。在此期间,中国3人以上团体游客可免签入境韩国并停留15天。韩国政府的这一免签举措,被认为是对中国去年11月对韩国公民实行免签入境政策的回应。这一免签政策的实施,让越来越多韩国年轻人选择到上海度周末,张家界等中国热门景点迎来的韩国游客也越来越多。而在首尔明洞街头,《环球时报》记者也看到路边的电子显示屏上还出现“中国国庆长假 欢迎来到韩国”的汉字字样。

明洞街头的显示屏上写着“中国国庆长假 欢迎来到韩国”的汉字。刘洋 摄
“现在APEC会议临近,我们餐厅的团体预约变多了,感觉因为免签政策,中国游客也在变多。”在距离佛国寺不远的一家韩式餐厅里,老板说他很清楚APEC会议的重要性,“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到时候都会来”。不过对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话题,老板显得有些回避。
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与早就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的济州岛相比,庆州的中国面孔算不上多,在佛国寺、国立庆州博物馆等热门景区,西方面孔的数量似乎还是多于中国游客,但庆州和中国的紧密联系也不只是体现在游客数量上,比如在考古方面合作就非常多。
庆州国立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林承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所负责的研究所隶属于韩国国家遗产厅,该所已与中国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推动两国在文化遗产研究与调查成果方面的交流。庆州APEC筹备支援团(组委会)礼宾宣传科长朴将浩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庆州市目前与中国多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姐妹城市关系,交流十分频繁,尤其是西安,两国古城间的“姐妹城市”关系到今年已建立了31年。
02
“期待中韩关系开启新篇章”
和徐周希相遇,是在庆州和白国际会议中心门外,这里是即将召开的APEC会议的主会场。《环球时报》记者组到达这里时,会场周围还是一片繁忙景象,除了有部分工人在加紧施工,也有大巴车拉着韩国工作人员进驻会场。徐周希并不是工作人员,而是距离庆州大约1小时车程的韩国蔚山市市民,“庆州马上就要举行APEC会议了,到时候有事情来不了,所以想提前到这里看一下会场,感受APEC会议的氛围。”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徐周希这样说。

10月12日,APEC会议主会场庆州和白国际会议中心外景。 刘洋 摄
由于尚在施工,庆州和白国际会议中心并没有向《环球时报》记者展现自己最终的样貌,目前可以看到的情况是,会场主体建筑规模很大,外立面更多是玻璃结构,会场侧面的墙体上有巨大的显示屏,穿插播放着两款分别以蓝色和白色为底色的APEC会议宣传海报。会场正门有一块迎宾标识,上面除了写着“GYEONGJU APEC 2025 KOREA”,还有一句韩文,大意是“最完美的APEC会议,与庆尚北道庆州市共襄盛举”。

庆州APEC会议主会场外的标识。刘洋 摄
“韩国虽然很希望把APEC会议办好,但也有很多担心,尤其是对于韩美关系,在发生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美国工厂被突击检查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要韩国投资3500亿美元的事件后,特朗普会在APEC会议上如何对待韩国,令人忧心。”在韩国采访期间,《环球时报》记者听到不止一位韩国学者表达这样的担忧。在车辆沿高速公路进入庆州后不久,路边的显示屏上就有李在明访美与特朗普会晤的照片。
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黄载皓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正因为韩美关系当前的局面,对中韩关系来说,此次庆州APEC会议也许会成为一个“拐点性”事件。
他解释说,尹锡悦政府时期,在中韩关系方面存在一些负面举动,李在明政府上台后,他本人多次批评首尔出现的反华示威活动,认为排外言论和歧视性言论损坏韩国的国格,背后则是韩国民众受尹锡悦政府影响对华好感度有所下降的问题。而美国在关税问题上对韩国施压甚重,这样逼迫韩国,未来会让韩国民众感受到相比于美国,中国对待中韩关系的真诚,会推动韩国外交对中国的“再发现”,促进中韩关系进一步提升。
“我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来参加APEC会议,非常期待能听到他的发言。”在会场外,徐周希的话和黄载皓的说法不谋而合。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韩国的外交除了美国日本,也应该和中国更加亲近,她非常期待习主席的到来能为中韩关系开启新的篇章。
得知记者来自中国的《环球时报》,徐周希还讲述了自己和中国的渊源:“我丈夫的哥哥曾在中国工作过很长时间,因为公司派他去中国任职。在这期间,我听他说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事情。听得越多,自然而然对中国的好感也越强了。另外,我小时候还看过很多中国电影,对中国一直有一种好感。后来,家里有亲戚去中国居住,听到的中国相关消息越来越多,我对中国的好感就更增加了。其实我还从来没去过中国,如果有机会的话,真的很想去看看。”
03
“令人期待的访问”
如果只从韩国媒体上看,“首尔近期出现的反华示威和李在明对此多次表达强烈反对”无疑是舆论关注的“大新闻”之一,似乎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是李在明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环球时报》记者组此行在庆州和首尔采访,同样感受到了韩国民众的对华友好态度,这是否是矛盾的?
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承认,中韩之间目前存在“官方释善意,民间有杂音”的情况。在禹守根看来,当前中韩关系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需要管控的关系”,李在明政府致力于实现的平衡外交与自己提倡的“鸟类外交”思想不谋而合——鸟类因为平衡两翼才能飞翔,韩国也必须在作为海洋势力的美日与作为大陆势力的中俄之间保持平衡,才能在国际上腾飞。禹守根认为,目前韩国国内部分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中韩以往发生的外交争端、媒体的失真报道,以及疫情时期造成的联系断裂与相互误解的加深。
“首尔的那一部分人不能代表韩国,他们的规模是很小的。”谈起李在明激烈批评的首尔反华示威,一位韩国学者这样说。他同时也提醒中韩关系背后的经济因素,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在产业链上升级越来越快,中韩经济关系以往的将韩国的技术和资本与中国的劳动力和土地相结合进行生产的互补格局正在发生激烈变化,韩国民众需要去适应,两国需要探索新的合作机制。也正因如此,韩国很多人非常看重此次APEC会议以及中国领导人的到访,尤其期待习近平主席对韩国进行的国事访问能为两国关系开启新篇章。
就在《环球时报》记者撰写这篇报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赴韩国出席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韩民族新闻》《朝鲜日报》等多家韩国媒体都提到,习主席上次访问韩国是在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1年再次访韩”第一时间成为韩国舆论场的关注焦点。
韩国学者黄载皓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非常关注习主席对韩国进行的是国事访问这一事实,同时期待两国领导人通过此次访问建立更好的互信,韩中有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谈判等一系列议题值得关注,令习主席的访问尤为值得期待。
本月13日,由人民日报社和韩国每经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中韩媒体合作论坛在韩国首尔举行。中韩两国近百名媒体代表、外交使节、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围绕“中韩合作 智创未来”主题深入交流,探讨两国媒体在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推动相关领域交流合作,助力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由人民日报社和韩国每经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中韩媒体合作论坛在韩国首尔举行。薛珂 摄
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在主旨发言中建议韩国媒体,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摆脱“有色眼镜”,防止“内病外治”,避免“歧视排外”。戴兵表示,中韩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现实利益深度相融。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加强友好合作始终是最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明智选择。“我注意到,近日韩国多家媒体刊文呼吁不要将中国因素引入政党争斗。”戴兵说。
事情似乎也确实在发生变化。同样在10月,一向被认为是亲美阵营保守派媒体的韩国《朝鲜日报》连续刊发多篇社评,关注对比中韩各自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中国飞速发展的原因,并积极肯定中国共产党的治国能力与中国的体制优势。这在韩国保守势力与进步势力分野明显的舆论场上并不是常见的情况。
即将乘车离开庆州返回首尔,在车上读着韩国媒体的评论,《环球时报》记者不经意间看到路边有一座瓦当形态的灰色雕塑,主体形象刻画的是一张笑脸。记者问同行的韩国朋友这张笑脸的含义,韩国朋友提醒,庆州APEC会议标识就用了这张笑脸,它是“新罗的微笑”。

在庆州国立博物馆展出的被称为“新罗的微笑”的瓦当。 刘洋 摄
来源:环球网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