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重阳佳节,颐和园养云轩内菊香袅袅,100余盆多彩丈菊绽放,为古典园林增添了秋日色彩。围绕重阳赏菊传统,园方精心策划8项主题科普活动,从专业园艺师讲解菊花品种特性和文化寓意到体验菊花工艺手作,将传统习俗与现代互动深度融合,让市民游客在花香雅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度花香重阳。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在重阳节素有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还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

 

位于颐和园长廊北侧的养云轩内,集中陈列了百盆姿态各异、色彩纷呈的“丈菊”。这些菊花涵盖了四大经典品种,包括花瓣飘逸如丝的“精兴光荣”,色泽明艳的“千针万秀”,形态饱满圆润的“国华秋舞台”以及气质高雅的“精兴右进”。每一盆均经过园艺师的精心培育与造型,或挺拔傲立,或旁逸斜出,与养云轩古朴的建筑风格、精巧的园林布局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

 

游客漫步其间,不仅能欣赏到菊花傲霜独立的风骨,更能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文化意象的完美融合。此处菊花展陈,为整个重阳活动奠定了清雅祥和的基调。

 

重阳节当天,颐和园内的科普活动成为绝对主角。八种精心设计的科普活动组成重阳科普市集,在养云轩里亮相,紧扣重阳节的文化主题。

 

在养云轩科普市集,以金丝釉彩勾勒菊花之魂,借古风书签点染茱萸之思,执葫芦挂牌寄愿安康之福,用竹编画卷承续孝暖之情,以“扭扭秋菊”凝固湖山祥瑞,融宫廷插花演绎非遗雅趣。此外,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实验实训中心的师生们也在重阳节带着鲜食菊香与科技劳育走进颐和园,共同以活动为载体,以非遗为骨、节俗为韵,共绘金秋颐和园里孝亲敬长、福寿绵长的温情画卷。

 

“重阳雅集”线上直播与专家沙龙访谈也同步启动。除了线上赏菊,沙龙访谈还邀请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主任吴晓云教授做客养云轩,围绕“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颐和园秋景的文化意象”等话题与颐和园副园长王树标进行深度对话。颐和园宫廷插花传承人团队还将在现场通过VR虚拟插花与传统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宫廷插花的技艺。

 

重阳科普市集及沙龙通过颐和园官方视频号、微博等平台进行实时直播,让无法亲临现场的广大网友也能同步感受讨论的热烈与文化的深度,让游客在欣赏皇家园林秋色之美的同时,深度体验传统节俗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流程编辑:U07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