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手提箱,变为传递花园城市理念的“流动博物馆”。10月29日下午,在西城区广外街道京铁和园社区服务站,2025北京国际设计周“行动设计”手提箱博物馆流动展览暨沙龙举办。该展览由北京林业大学李倞教授团队牵头,高校师生与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制作,以16个手提箱作为展示载体,将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等花园城市理念带入社区。

 
“手提箱博物馆”阐释花园城市理念

植物界有哪些“天气预报员”、如何把家庭阳台变成“迷你农场”、如何观察城市“鸟邻居”……在京铁和园社区服务站二层,趣味十足的手提箱博物馆吸引不少居民参观体验。例如,在“可食用的城市花园”主题板块,居民可以打开微缩农场立体书,了解打造家庭菜园的科学方法,也可以拿起AR种子卡,扫描二维码后,手机上便会出现一株立体的番茄或罗勒,展示从种子到果实的全过程,并讲解种植技巧。

 
 

每个手提箱背后,都有高校师生与居民共同讲述的绿色故事。“社区绿地经常被野草侵占,但野草也是城市生态的一部分。我们制作了‘寻草图鉴’,鼓励居民观察并收集身边的野草,再利用家中闲置的容器,把野草变成绿意盎然的小盆栽,还进行了野草拓染、野草香囊制作等活动。”团队学生介绍,100多位社区居民参与到活动之中,共同把野草变宝藏。

居民参观“手提箱博物馆”流动展览

“花园城市建设就在居民身边,社区的花园、家中的阳台都是花园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我们把花园城市理念拆分成不同的主题,再细化进行设计,利用手提箱的方式进行展示与介绍,打造一个随展随开、随提随走的流动博物馆。”李倞介绍,该展览以京铁和园社区为首站,后续还将走进景山街道、金融街街道等进行流动展览,让生态与创意在手提箱中生根发芽。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