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让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同样富足

细细品味今天的生活

我们会发现

物质文明的底座撑起了精神家园的高度

精神文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持续进步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轮驱动

让每个普通人的日子

既有人间烟火

也有诗和远方

↓↓↓


 

导 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展现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和实践伟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宣讲家网特别策划推出《解码中华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短视频》,本片是第二季第五集《美好生活双重奏——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欢迎观看。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座文化新地标绽放光彩——城市图书馆用数字技术让古籍“活”成动画,大运河博物馆把千年历史融入光影,艺术中心每年举办千场演出与活动。除此之外,北京备案博物馆数量已突破两百四十家,这些,都是百姓触手可及的“文化粮仓”,满足着日益多样的文化需求。

这份文化滋养的背后,是咱们国家日益丰厚的家底。我们都知道,到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3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腾飞,让更普惠、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可能,而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既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两个文明必须均衡发展、比翼双飞。

“穿在身上的史诗”苗绣登上2024春夏米兰时装周,让苗绣获得了大批量的国际订单,设计师作品更卖出了单件万元高价,你有没有发现?这里面其实是个逻辑闭环。文化的力量,“润物细无声”地成了经济发展的“助推剂”,而没有苗绣产业的发展,谈何非遗技艺的发扬呢?

我们只有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才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北京,一场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全民阅读工程”,联动超2100家实体书店共同发力,创新推出“书香驿站”“流动阅读空间”等全新模式,吸引数千万人次参与;首都图书馆更转型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让书籍成为成长路上最贴心的陪伴。

线下书市、书展相继举办,单场码洋屡次突破6000万元,增强了北京的书香氛围;在线上,网络红人们纷纷当起了阅读大使,引领读书成为社会新风尚。

阅读滋养心灵,榜样则激发精神动能。2024年的北京榜样刘壮是一名退伍军人,为了拯救一位11岁的血液病患儿,他主动捐献骨髓。在治疗期间,他不仅短暂离职全力配合,更在术后为了减轻患儿家庭的负担,选择提前出院。

在北京,每年都会选出一批扎根普通岗位、坚守责任担当、用善举温暖城市的榜样人物。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用平凡创造不凡;他们汇集成了时代的道德坐标,为全社会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领。

精神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文化素养、精神感召,也得将文明理念“化整为零”地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斑马线变成了文明的考场,车停下等人快走,司机和行人互相比心;小学生变身文明代言人,手绘漫画劝大家实行垃圾分类;大中小学生踊跃参与“伟大抗战精神”宣讲团,以青春之声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

你看!无论是书香浸润、榜样引领,还是文明践行,都清晰而深刻地弘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们如同温暖的光芒,不仅照亮了城市的角落,更丰盈了每个人的内心,引导我们汲取精神养分,坚定地向光而生。

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同样富足。细细品味今天的生活,我们会发现,物质文明的底座撑起了精神家园的高度,精神文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持续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轮驱动,让每个普通人的日子既有人间烟火,也有诗和远方。

来源:“宣讲家网”公众号

审核:许成成

责任编辑:苏文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