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东莞滨海湾新区——在国家级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消费终端方向)的政策东风下,“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训基地”在东莞滨海湾新区正式揭牌,同期举办的“2025年东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数字化人才培训(人工智能专题)”也由此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广东网联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并获滨海湾新区管委会支持,标志着东莞在推动“人工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系统化培养实战型人才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图一:人工智能专题培训在滨海湾新区正式启动)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姚凯明女士在致辞中系统阐释了东莞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系列政策,并指出:“我们正推动形成‘中试基地引领、实训基地支撑、企业广泛参与’的融合发展生态。本次揭幕的实训基地,正是我市承接国家级中试基地战略、聚焦人才培养与场景验证的重要载体。”

(图二:东莞市工信局姚凯明四级调研员做开班致辞)
在全体与会者的共同见证下,“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训基地” 正式揭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训基地作为东莞推动“人工智能+”战略落地的重要载体,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训基地致力于打造立足东莞制造业根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式创新人才服务平台。基地将深度融入东莞市“1+1+N”算力供给体系,通过链接高校科研智慧与工厂真实场景,聚焦“AI+智能终端”与“AI+智能制造”两大方向,规模化培养“懂技术、熟工艺、能落地”的实战型人才,为东莞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这也是滨海湾推进人工智能新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全国人工智能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搭建起一个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的协同平台。

(图三: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训基地正式揭牌)
本次活动特邀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赵志国两位权威专家,分别围绕“多模态具身智能”与“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经济发展”作专题报告,为与会企业与学员提供了从技术前沿到产业落地的系统指引。

(图四:张建伟院士阐释多模态具身智能新范式)

(图五:赵志国教授解读AI与数字经济融合路径)
在为期四天的培训中,来自全市智能终端领域的近200名企业家与技术骨干参与系统化、场景化的实战课程。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兼具前瞻视野与落地方法,为企业在AI技术选型、工艺融合与团队构建方面提供了关键指引。

(图六:学员专注参与AI前沿课程学习)
活动现场,全体参会嘉宾与学员齐呼“智汇滨海湾,AI赢未来!”的会议口号,展现出东莞产业界面向智能时代的共同信念与行动决心。

(图七:全场齐呼“智汇滨海湾,AI赢未来”)
本次人工智能专题培训,是《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东府〔2025〕1号)及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支持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粤工信数字产业函〔2025〕12号)发布后,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训基地揭牌启动的首个人才培养项目,是东莞市工信局与滨海湾新区管委会深入落实省市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的生动实践。
未来,基地将紧密对标“1+1+N”算力供给体系构建、高质量工业数据集供给、工业垂直领域模型创新应用以及打造广东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国应用赋能示范区等核心任务,持续引入高端产业与学术资源,着力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与人才输送的闭环体系,助力滨海湾新区打造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为东莞乃至大湾区制造业实现高质量的智能化跃升提供坚实的基地平台支撑与人才保障。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