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北京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为社区服务升级指明了方向 —— 在市民家门口优先建设、改造功能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让养老、托育、助餐等服务触手可及。如何将这一政策要求转化为具体实践,在居民家门口打造兼具服务功能与情感温度的 “一老一小” 代际融合综合体,已成为当下养老机构探索的重要课题。海淀清河学府树家园第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与北京时光领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合作签约,正是这一探索的生动落地,为清河地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注入了代际共融的新活力。

作为清河地区社区服务的 “毛细血管”,学府树家园第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始终聚焦居民核心需求。此次合作以《办法》要求为纲领,从功能规划、服务设计到资源整合,全方位推进 “一老一小” 服务场景融合,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社区每一位居民。

以项目落地响应政策导向,锚定综合体建设核心

11 月 16 日,海淀清河学府树家园第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内,“银龄童伴・代际共融” 项目签约仪式的举行,标志着该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办法》明确指出,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需配置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社区助餐等一种或多种服务功能,且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社区助餐服务不少于 2 项,原则上应配置养老服务或婴幼儿托育服务功能。

此次 “银龄童伴” 项目从规划之初便严格对标这一要求:在依托海淀食堂满足社区助餐的基本要求基础上,核心打造 “老年学堂 + 青少年代际课堂” 双场景,直接覆盖养老服务与儿童托管两大核心场景;同时,《办法》提及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类、普惠非基本公共服务类、便民商业类等多种服务。“银龄童伴” 项目也以此为方向,将非遗教学纳入普惠非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 通过邀请手工、书画技法、美食制作等多类目的非遗传承人授课,既满足居民文化需求,又保持收费普惠性;未来还计划引入便民商业服务,如为老年人提供简易家政预约、生活用品代购等,让综合体成为 “一站式” 社区服务枢纽。

以代际共融为特色,构建多元服务场景

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的核心在于 “功能集成”,而 “银龄童伴” 项目的亮点,则是将 “代际共融” 作为功能整合的纽带,让《办法》要求的各类服务从 “单一叠加” 转向 “有机融合”。签约仪式后启动的首场非遗主题体验活动,便生动展现了这一融合思路。

在老年学堂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面塑代表性传承人高老师现场授课,指导老人们通过揉、捏、搓、擀等技法制作面人作品 —— 这既是养老服务中的 “文化休闲” 场景,也为后续代际互动埋下伏笔;而在相邻的青少年活动区,中科院儿童教育领域贾老师以非遗剪纸为切入点,讲解文化渊源并指导孩子们创作 “松鹤延年”“福字迎春” 等作品,同时让孩子们写下 “健康长寿”“笑口常开” 等祝福语 —— 这一环节既落实了儿童托管中的 “文化培育” 功能,又通过 “祝福” 元素强化了孝老敬亲的情感连接。两个场景虽分区域开展,却通过 “非遗文化” 形成呼应,让养老服务与儿童服务不再孤立。

此外,项目还在空间规划上预留了 “共享互动区”,契合《办法》中 “体育健身、文化休闲” 等功能要求。例如,每天下午的 “代际互动时段”,共享区会摆放简易器材,供老人进行轻度锻炼,同时开放儿童益智玩具,让孩子们在老人陪伴下玩耍;周末还会在此举办 “家庭非遗手作日”,邀请老人与孙辈共同参与面塑、剪纸创作,将养老服务、儿童照护与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功能深度绑定,真正实现 “一空间多用途,一活动多服务”。

以资源整合为支撑,探索可持续服务路径

《办法》不仅对嵌入式服务设施的 “建设” 提出要求,更强调 “运营管理” 的长效性。对于学府树家园第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而言,打造 “一老一小” 代际融合综合体,绝非短期活动,而是需要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构建可持续的运营体系。

在资源整合层面,项目充分发挥合作双方优势:驿站依托清河地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可精准收集社区内 “一老一小” 的服务需求 —— 例如通过平台问卷了解老人对非遗课程的偏好、家长对儿童托管时段的需求,实现 “按需供给”;市场第三方则一方面为老年学堂引入 “老年新媒体实操” 等课程,帮助老人适应智慧生活,另一方面联动非遗传承人资源库,确保后续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如传统刺绣、节气民俗等)。同时,驿站还计划对接清河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综合体内增设 “健康服务角”,定期安排医护人员坐诊,提供血压测量、健康咨询等基础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办法》要求的 “健康服务” 功能。

在运营模式上,项目探索 “政府引导 + 市场参与 + 居民共建” 的三方协作机制:政府层面,积极争取北京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如场地改造补贴、普惠服务补贴;企业层面,第三方机构负责课程研发、师资对接,确保服务专业性;居民层面,通过组建 “代际志愿者队”,鼓励参与活动的老人与青少年成为服务志愿者,例如老人协助管理活动秩序、青少年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形成 “服务 - 反馈 - 优化” 的良性循环。

未来,学府树家园第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还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持续对照《办法》要求,逐步拓展服务面积和服务深度,让家门口的代际融合综合体真正成为 “全龄友好、服务贴心” 的社区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