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讲注定都是不平凡的一年。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交汇点,中国白酒行业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回望过去,作为承载三千年无断代酿造历史的中国四大名酒,西凤走出了一条“从挑战中寻机遇、从变革中谋突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品质为基、创新为翼、文化为魂,西凤在传承与创新的平衡中突破前行,交出了一份质量升级、布局扩大、品牌出海的亮眼答卷。

从秦岭北麓的生态窖池到央视春晚的国民舞台,从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到智能工厂的科技赋能,从酒城建设的宏伟蓝图到丝路出海的全球布局,西凤酒用一串串坚实的成果,诠释着“名酒担当”的深刻内涵,以“提质不提价”的坚守为中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范本。

品质为基:“提质不提价”铸就行业标杆

对于企业而言,品质是不可动摇的生命线。走进西凤酒厂,古老的遗址窖池和历史悠久的“酒海”静静伫立。西凤酒的品质根基,正是深植于三千年未曾中断的酿造技艺。从“高温制曲、暗窖发酵、酒海秘藏”的“16999”活态化非遗工艺,到“老五甑续渣混蒸混烧”的传统技法,再到立窖、破窖、顶窖等六个阶段的精细化酿造,每一滴西凤酒都凝聚着天人共酿的智慧。

2021年,“西凤酒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核心“16999”活态化非遗工艺正式获得国家背书——一年生产周期、六道核心工艺、九次投粮、九次取酒、九轮发酵,每一步都是对时间的敬畏。

在传承千年工艺的基础上,西凤不断以人才和科技赋能品质升级,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人才方面,西凤与大连工业大学、西北大学共建“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在朱蓓薇院士、岳田利院长等顶尖专家的学术引领下,培养出一批酿酒工艺、质量控制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推动酿酒技艺从经验传承向科学传承升级。

科技赋能也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在西凤酒智能化酿酒车间中,一排排机械臂灵活转动,一条条传送带不停运转,一个个红外线感应装置精准调制,“智能酿造”系统为西凤酒厂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能力。目前,西凤酒厂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以人工智能助力品质提升,先后启动了“333”工程及10万吨基酒扩能项目,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酿酒机器人、AGV运输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频频出现在西凤的生产线上。

在质量管控体系建设上,西凤酒更是精益求精。公司建立60万亩高品质原粮基地,将“第一车间”建在田间地头,从源头保障原料品质;构建涵盖7大关卡55道工序的食品安全控制防线,参与编制1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建立44项企业内控技术标准体系。

2024年,西凤酒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与先进的质量模式,荣获“第十届陕西质量奖”和“陕西省质量变革创新十大典型案例”,成为行业的品质标杆。更难得的是,在对品质和质量近乎严苛的追求中,西凤始终恪守“提质不提价”的承诺,让品质升级的红利真正惠及消费者。

产业添翼:酒城建设贡献西凤力量

宝鸡拥有着3000年无断代的白酒酿造历史,凤香型白酒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乡愁记忆。近年来,宝鸡通过实施“三品战略”,构建全产业链体系,年产凤香型白酒超10万吨,被授予中国凤香型酒城称号。

2021年,陕西省提出“打造百亿西凤、培育千亿产业”的发展思路。2024年11月,《西凤酒城建设规划(2023--2035年)》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西凤酒城建设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陕酒回归的主要引擎,宝鸡增长的重要一级,千亿凤翔的骨干支撑”,西凤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正不止一次提出,以“西凤酒城”打造为引擎,建设全国标杆名酒基地,加速回归行业巅峰,加大全国市场的拓展和国际市场的布局,为宝鸡千亿产业集群贡献西凤发展力量,让西凤酒作为国酒走向世界。

“十四五”期间,西凤酒以战略眼光布局全产业链发展,通过西凤酒城建设构建产业生态,以文化赋能激活品牌内涵,形成了“三链三平台”的发展格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建一座酒城、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作为陕西省白酒产业链链主企业,西凤酒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彰显名酒担当。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西凤集团坚持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打造凤香型白酒专用粮食生产基地,带动高粱、大麦种植,同时,西凤集团深度挖掘西凤酒文化旅游资源,以酒旅、文旅融合项目为依托,持续加码农旅观光项目,为乡村振兴工作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在经济贡献方面,西凤营收持续突破百亿元,为地方经济稳增长作出重要贡献,荣获宝鸡市“2024年度工业稳增长先进企业”称号。此外,西凤还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公益助学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传递温暖与正能量,展现名酒担当。

文化铸魂:品牌出海彰显名酒风范

品牌是一种文化,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西凤酒立足国内市场,放眼全球舞台,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推动品牌出海,以社会责任彰显名酒风范,实现了品牌影响力与社会价值的同步提升。

在国内市场夯实基础的同时,西凤依托丝路基因,构建了“文化+市场+渠道”的国际化体系。“红西凤”作为高端旗舰产品,跻身全球酒类产品第一方阵,“家系列”等国民产品深受大众喜爱,形成了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产品体系。特别是“红西凤”成功出海,多次亮相国内外重要活动,如连续参加国际展望大会,在新西兰、新加坡、巴厘岛等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名酒的独特魅力,实现了从“卖产品”到“传文化”的跨越。

目前,西凤酒已在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构建起销售网络,在美国、欧盟、俄罗斯、泰国、新西兰等成功注册西凤酒商标,产品远销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千年凤香香飘全球。

此外,文化赋能也让品牌底蕴更加深厚。坐落在宝鸡的西凤酒文化博物馆,为我们清晰地讲述中国白酒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在这里可以找到中国白酒的源头,找到白酒技艺、风土于文明记忆的完整延续。西凤酒文化博物馆的全面开放、2025年“东方凤香跨山越海”出海启动仪式,更标志着西凤集团从“产品输出”向“文化输出”转型。通过讲述三千年酿酒史、展示酒海陈酿技艺,让世界品味“中国凤香”的独特魅力,实现从“商品贸易”到“文化交流”的价值升维。

“一带一路”为西凤酒品牌出海搭建了广阔平台。2025乙巳年封藏大典上,“凤香丝路号”出海启动仪式圆满举行,象征着西凤酒将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向世界展示中国白酒的独特魅力。通过参与进博会、消博会等国际展会,西凤酒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让凤香型白酒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助力中国白酒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历史节点回望,西凤酒实现了品质、产业、品牌的全面跃升,书写了中国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三千年凤香传承,“十四五”硕果累累;“十五五”崭新征程,西凤酒未来可期。相信在新的发展阶段,西凤酒将继续以匠心守初心,以创新谋发展,让千年凤香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为中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