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第七届首都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北京高质量发展蓝皮书》(2025)正式发布。蓝皮书显示,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领先,并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研究表明,2017至2023年间,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由0.710上升至0.860,增长幅度为21.13%,年均增长速度为3.25%。经济、创新、治理等维度的贡献度较大,有力支撑北京高质量发展。该书执行主编、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贾品荣介绍,科技创新是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4年北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6.58%,稳居全国第一。中关村示范区50余项先行先试改革配套政策全面落地,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有力抓手。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北京市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产品迭代和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这些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聚焦工业重点领域,广泛分布于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先进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蓝皮书显示,北京市政府逐年提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补贴金额,推进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超四成企业研发费用占比在15%以上,14家企业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超五成企业在产业链关键领域实现“补短板、填空白”,超六成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达到10%以上,带动了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蓝皮书建议,北京市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创新发展扶持政策,继续加大研发补贴力度,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提升研发效率,以科技竞争力提升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蓝皮书指出,未来北京仍需加快推动5G、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覆盖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提升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能级。

会上,《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以及首份《北京耐心资本发展研究报告(2025)》同时发布。

(流程编辑:u028)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