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封面

《我在故宫修文物》正在上映:小工匠大历史 择一事终一生

2016-12-23 20:00 编辑:TF003 来源:网络

2016年12月23日讯,目前,被赞为年度“最静心电影”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正在上映。凭借独特的“静心”效果,它收获了大批忠实的“故宫粉儿”。其同名纪录片于今年年初在央视九套首播后,爆红网络,获得了上亿的点击量。拍摄中,很多精彩的背后故事没有记录到镜头里,却汇聚到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本书中。

作者:李峥嵘


zhyuyao6c30_b

故宫里,有这么一群安安静静修文物的人。

zhyuyao6c26_b

裱画室王红梅在修复古画(图片选自《我在故宫修文物》)

《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将镜头对准了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包括钟表匠、青铜匠、摹画工、木器工、漆器工等。他们身怀绝技 ,默默地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这种工作,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却鲜为人知。在这个机器工业时代里,那些已有几千年生命的手艺,在他们手里依然一代一代地薪火相传着,成为故宫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顶级文物修复师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同时也是故宫几百年文物修复历史的缩影。

虽然文物修复师认为自己是普通的故宫工作人员,但其实他们是给这个国家最顶级的文物治病的“医生”,用一辈子来“医治”历代大师被岁月腐蚀的作品,却也不会留下自己的名字。宫墙外的世界斗转星移,宫墙内的他们却要用几年的时间摩挲同一件文物:一座宫廷钟表的上千个零件要严丝合缝;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铜器要拼接完整;一幅古画揭一两个月;一幅画临摹耗时几年到几十年……他们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诠释“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择一事,终一生”。

为什么一部安安静静的片子会成为豆瓣上评分最高的纪录片之一?《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萧寒说:“答案也许就是木心先生那首诗《从前慢》:从前的日子过得慢,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正是我们被惯性和无名推得快速甚至踉跄的脚步,突然让我们意识到认真地慢下来是如此可贵。”

为什么一本安安静静的口述实录能深深地感动今天的年轻人?《我在故宫修文物》撰稿绿妖说:“因为在尘土飞扬万众创业的年代,在网络把成功者更粗暴更快速地推到我们面前的成功学的时代,人们内心仍然渴望一些更加长久不变的事物,像海水泡沫下的岩石。”

绿妖在采写这本书的时候,常常被修复师的沉静所感动,她说:“工匠的骄傲不来自炫耀自己修复过多少国家瑰宝,而来自更真实的器物、更具体的手感:这件文物我修过,我对得起它,我放心。他们的面貌沉静安详,是在世上找到了安身立命所在的脸。我羡慕这样的面容。”

在这些文物修复师身上有一种耐下性子、不急不躁地做一件事情的气质。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儿,而且如此沉静,如此专注,这种工匠精神修复了文物,也修复了浮躁的人心,修复了我们的欲望,也许,这就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图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故宫里的修复师,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定力、专注,隐隐安慰了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