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范雨素一夜之间成“网红” 不相信文字能改变生活却被改变了

2017-04-27 10:10 编辑:TF006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4月27日讯,范雨素因一篇微信10万+的文章突然出名。她说的“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一句打动了许多网友。在成名后接受北京时间的采访中称自己“不相信文字能改变生活”,然而目前看来,她的生活却不可避免地被改变了。范雨素出身湖北襄阳农村,44岁,初中学历,现在北京做育儿嫂。她现在生活在北京皮村。

范雨素一夜之间成“网红”

大批记者来到皮村

昨天可能是皮村这个位于北京市郊东北五环外的叫“皮村”的小镇历史上聚集媒体最多的一天,而几天前,恐怕范雨素这个名字还鲜为人知。这里临近首都机场的T3航站楼,每隔几分钟就会有飞机低空呼啸而过的轰隆声,让人面对面说话也听不清彼此的声音。

在范雨素的“伯乐”、媒体人淡豹的描述中,皮村是一个命运独特的城中村,因为头顶有飞机航线、不适合房产开发,至今密布着小型加工厂和外地打工者租居的平房,住着上万名工友。“北京工友之家”和民工子弟学校“同心实验学校”就坐落在这里。

一波一波的媒体来了又走,更多的是选择等待。某广播电台的记者从上午11点就开始等待,因为“下午有直播”,然而这位记者未能如愿,他也没有等到范雨素,不过直播还是播了,在主角缺席的情况下。记者们将皮村的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的办公室当成了临时的工作间,记者们敲着电脑飞快打字,还有些架起摄像机到处拍空镜头。

新浪育儿频道的记者们扛着相机来了,不过他们不是来做采访的,而是来“上门招聘”的。他们告诉记者,新浪育儿希望招聘范雨素为编辑,看中她的才华,不过这个招聘却并不顺利,他们也没有见到想招聘的人。于是他们一遍一遍恳请小付等人转达:帮我们告诉她,我们希望她能来这里工作。

除了媒体,好几家出版社也守在范雨素家旁边,希望能出版她的作品,但他们都来晚了一步,范雨素已经从理想国谈完回家了,但他们仍不放弃,仍抱有一线希望。来自国内排名前三的民营出版机构副总编也等了一下午,并且在旁边的小饭馆吃了炒面。天色暗下来,到记者离开时,仍有许多人打算继续等下去。

文学小组每周都有活动

几个视频网站打开手机,举着自拍杆开始直播。另外几家媒体的记者围着一位长发飘飘的男子进行采访。他叫许多,是范雨素所在的这个打工社区的一员,区别是“我不写文章,我写歌”。许多带着一拨又一拨的记者参观了打工艺术博物馆,博物馆里展出了不少女工写作的诗歌。博物馆旁边是新工人剧场——剧场里工人们正在为晚上的演出排练。之后他介绍了范雨素曾经来看书的小小的图书室,像带着游客参观名人故居的导游。

许多带着记者们拍摄了他们出过的专辑,介绍了新专辑《红五月》“我们正在众筹呢,可以扫这个二维码。可是记者们并不想听他宣传新专辑,问题总是落回到“范大姐”身上:你认识范大姐吗?你读过她的文章吗?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其实打工女工在北京做家政的比较多,像范大姐就是做家政的。文学小组每周末都会有活动,张老师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文章,鼓励大家朗读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再留点作业。”许多说。许多口中的张老师就是范雨素的文学指导老师文艺研究学者张慧瑜,她每周日晚上来皮村给工友们义务上课。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