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总导演详解“千年之约”台前幕后

2017-05-15 16:40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5月15日讯,1300余名演职人员参与排练与演出、精选8大作品、一小时内演出结束……昨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千年之约”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为参会的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和嘉宾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演出结束后,晚会总导演陈维亚向记者详解了这场“千年之约”演出的台前幕后。

全息影像技术 展现多彩敦煌

陈维亚透露,在短短一小时之内,选择什么样的节目构成、怎样通过艺术作品把“千年之约”这个美好的祝愿和向往真切地表达出来,是整台演出创作的关键。

文艺演出的首个节目名称就是“千年之约”。“开场表演的空间,界定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镇、东方的艺术瑰宝敦煌。”陈维亚说,敦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之前,绵延不断的古老陆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千年之约”就从敦煌莫高窟展开。

“千年之约”节目采用了全方位立体的场景,将莫高窟最美的壁画“搬上”舞台。特别是采用了“全息影像”技术,即真人表演和全息图像完美结合,人物甚至可以“飞”起来,用人物变化、光影变化,增加敦煌莫高窟,特别是敦煌飞天的梦幻、神奇的感觉。

钢琴“对话”绘画 烘托北京四季

晚会也不乏北京元素,其中以节目《北京四季》最具代表性。陈维亚称,《北京四季》是一个有创意的节目,以钢琴与绘画之间的“对话”,烘托北京四季。

节目在优美动听的钢琴乐曲声中,生动展现了北京的一年四季。其中,以油画风格涂抹出北京春天的故宫角楼;通过水彩画,轻描淡写、浓妆淡抹地“抹”出北京夏天的胡同;通过精雕细刻的中国工笔画,描绘出颐和园、香山红叶秋天的景色;最后以中国国画的泼墨,大写意地“泼”出一幅万里长城。陈维亚说,节目通过四幅北京风情画、通过钢琴演奏著名音乐家李斯特的作品,充分展示出东西方文化在北京的交融。“各国嘉宾看了这个节目后,一定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文化、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经典戏曲荟萃 博得阵阵喝彩

《群英荟萃》是晚会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节目,其中集纳了多个戏曲种类的经典片段。比如,昆曲《长生殿·小宴》、京剧《四郎探母》、越剧《红楼梦》、京剧《穆桂英挂帅》以及武戏《大闹天宫》等。每一个节目都环环相扣,在节奏起伏间,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陈维亚说,中国戏曲是中国艺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人民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陈维亚透露,导演团队在选择剧目上下了一番功夫和心血。这些剧目都是导演团队精心挑选出来的,要考虑到适合的角色,适合演出,同时演唱时间不能太长,必须恰到好处。“唱念做打、动静结合,我们与戏曲导演研究了很长时间,才最终确定。”

近百名各国儿童 唱响和平旋律

晚会的最后一个篇章,近百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儿童,共同唱响了和平的旋律。

据了解,《共同家园·和平颂》的开场,选择了近百名世界各国的少年儿童共同参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少年儿童,他们在中国、在北京愉快地学习。“把他们请来,和中国孩子一同演唱《共同家园·和平颂》作为开篇,然后引出气势恢宏的交响乐章。”陈维亚说,这个合唱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展望美好和平未来的心情。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松林/文  刘平/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