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北京晚报》创刊一甲子 老读者讲与这张报纸的故事

2018-01-24 11:53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1月24日讯,“晚报一甲子,请您讲故事”。纪念《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线索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很多老读者讲述了自己与晚报结缘的故事,这又引起了更多读者的共鸣。大家纷纷来电表示,晚报不仅是茶余饭后的读物,这张报纸深入到北京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猜谜与晚报结缘

张庚武老爷子今年65岁,他说自己是《北京晚报》的“铁粉”,从小学开始,他便与《北京晚报》结下不解之缘,一个甲子有太多交集,他既是读者,又是投稿作者。在为晚报送来生日祝福的同时,老人还表达了几个愿望,各个都与晚报有关。

上世纪60年代,老爷子正上小学,年幼的他对书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候,《北京晚报》2分钱一份,4个版,我天天都去买。”因为年纪小,一份报纸还看不太全,有的词儿也不理解,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第4版 ,因为有猜谜的内容,特别有意思。“当时就火柴盒那么大的面积,在那个娱乐项目匮乏的年代,茶余饭后,大人孩子一起猜谜语是个乐事儿。”谜底在第二天的晚报上揭晓。老爷子说,那时常常因为猜不出谜底而睡不好觉。

1964年,上小学四年级的张庚武第一次给《北京晚报》投稿。但具体怎么投,张庚武也不知道,抱着试试看的心里,他把稿子塞进信封,贴上4分钱的邮票,瞄着西裱褙胡同的地址就发了出去。

“回信”来得让他意外。稿子投出去时间不长,一天放学,老师把张庚武留下了,让他去校长室。张庚武虽是三道杠,但也有淘气的地方。他一边往校长室走,心里一边“打鼓”,是不是小伙伴们游野泳的事让学校发现了?见了校长才知道,是晚报的编辑把电话打到了学校,要找“张庚武老师”,准备选用他的稿件。刚刚上小学,却被误认为老师,他很为自己的文笔得意了一阵子。因为《北京晚报》,张庚武成了个“名人”。他向本报投稿的次数越来越多,作品以谜语为主。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有一次去换粮食本,一对照名字就让人认出来了,“我们楼里住着很多咱晚报的忠实读者,每天下午大伙儿下楼拿报纸,总要一起聊聊晚报上的文章,人家还问我有没有想出新的谜语,要登在报纸上。”

说起这张与自己情缘深厚的报纸,张庚武还有三个愿望:头一个,他希望晚报的同志能帮他找一张报纸,大概是2014年元宵节的,那张报纸上有他最得意的谜语作品,“明太祖麾下雄兵,猜一个节目主持人的名字。”可这张他珍藏的报纸找不到了,老爷子心里挺着急。第二个愿望是,在晚报上出谜题的作者中有一位张孝武,他与这位名字与自己近似、爱好相同的人从未见过面,可俩人的谜语经常在晚报上“打擂台”,看谁写得好,“我认为他比我技高一筹,晚报60岁生日之际,如果能借机会与张孝武见见面,我真是打心眼儿里高兴。”最后一个愿望就是,撰写文章把自己与晚报的故事说个端详,希望有机会把文章刊登在这张读了一辈子的报纸上。

晚报为孩子打开一扇窗

今年70多岁的卢尔慧有个患脑瘫的儿子,回想起把儿子拉扯大的经历,她有说不尽的辛酸。老人说,因为《北京晚报》的持续关注,给处在困境中的她带来转机。
卢尔慧说,因为患病儿子有时会受欺负,当妈的心疼,几次想让儿子辍学,但孩子特别有毅力。“他站着上课,一站就是12年。”因为服用的治疗药物有令人犯困的副作用,孩子为了集中精力坚持站着听课。就这样,娘俩相互鼓励着,儿子不但在小学就读完了大二的英语课程,还从3岁开始学习小提琴。

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00年,本报关注到卢尔慧母子的境遇并进行采访报道,引发强烈反响,幸运地成为北京福彩帮扶的第一个家庭。

在卢尔慧眼中,《北京晚报》不仅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更搭建起一个平台,把她和有类似境遇的家庭联系在一起。“通过晚报,我结识了很多有残疾孩子的家庭,给孩子们的父母加油打气,告诉大伙我们的孩子是前途光明的!”

根据自己的经历,卢尔慧写出一23万字的书——《因为我是妈妈》。书出版后,晚报再次给与她极大的支持,这本书从2001年11月开始在晚报上连载。“我和晚报的联系一直没有断过”,前段时间,她带着儿子来报社,仍有熟识的记者编辑认出她们。

我在晚报上聊学术

中国历史科学院研究所教授陈智超已经80多岁了,在本报60岁生日之际,老人热情地打来电话,说起了这一生与晚报的情缘,与记者的往事。回顾过往,老人多次在本报发表学术类文章,也因此结交了朋友。

1962年,陈智超从北大历史系毕业,老人还记得,三年困难时期以后,各高校的活动逐渐恢复,他毕业那年,大学也是刚刚恢复毕业生论文答辩,那一年的答辩受到了很多知名老教授的关注,同时也受到了《北京晚报》的关注。“我到现在都记得,1962年8月28日,当时的晚报只有4个版,在2版上花了很大篇幅,专门写我答辩的事,特别受鼓舞。”除了日子记得详实,老人连标题也还记着,《北大应届毕业生陈智超毕业答辩成绩优秀 对明朝反葡斗争提出新见解》。

“晚报的刘一达记者,到家里访问过我,对他我印象很深。”上世纪80年代时,陈智超作为知名历史学者,多次在本报刊登学术文章,其中有一回,陈智超走访日本京都附近的万福寺时,找到了隐元大师的书信。“明朝覆灭后,在郑成功的帮助下,隐元东渡到了日本,此后,与旧人有大量的书信来往。”在眼前的几十封书信中,有一封信引起了陈智超的注意,书信虽无落款,但通过书信的内容,陈智超判断,很有可能出自郑成功之手,“当时刘一达记者就是为这件事来采访我的,晚报对于学术一直非常重视。”

陈智超回忆,他还记得晚报除了关注他的学术,还在生活上给予过他支持。在粮油凭票的年代,有一个月他家不知什么原因粮油票没送到。为这件事,他给晚报写了一封信,没想到,晚报很快把信登在了报纸上,很短时间内,街道就把配给的粮油直接送到家里来了,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老人印象最深的报道,来自于1995年4月16日的《北京晚报》,陈智超是史学世家,爷爷陈垣、父亲陈乐素都是史学名家。“当时的文章在2版,标题是《三代史学百年沧桑》,文章说三代史学家汇聚一堂,实属罕见,当时晚报给了我们祖孙三代非常高的评价。到去年还有媒体说起这段往事,但最初祖孙三代的提法,就是来自晚报。”

陈智超老人的学术类文章,直到2000年以后,仍在本报持续发表,老人说,这一生与晚报结缘,晚报的甲子之年,是沉淀又是新的开始,“我相信这张北京人离不开的报纸,会一直秉承传统,并跟着时代不断创新。”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景一鸣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