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手机一卡通”苹果手机收20押金?回应:避免大量反复开退卡

2018-04-07 11:22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4月7日讯,“从实体卡把余额导到手机里,却怎么又被收了一遍‘押金’?”上周五,备受期待的“手机一卡通”终于登陆苹果iOS 平台,可刚刚尝鲜体验的余先生却发现,自己现有的实体一卡通在导入手机之后,卡内余额却从26元一下子降到仅剩下6元,其中20元被扣去用作“可退服务费”。余先生质疑,明明手机和一卡通都是用户自己的,为何在开卡时依然要向一卡通公司支付“押金”?

现象 手机开卡也要收“押金”?

余先生表示,在售卡网点购买一卡通时,就需要缴纳20元的押金,从实体卡把余额导到手机里,却又被收了一遍20元“押金”。

记者尝试发现,在进入“钱包”应用内的开卡页面,用户可以选择在线开卡,最低充值5元。在充值金额下方有一行灰色字体的说明写明:除此金额外,另需支付20元的可退服务费。

通过贴卡导入余额方式也需要支付20元的“可退服务费”。记者测试发现,在进入贴卡流程前页面明确写明,“实体卡中的余额扣除20元可退服务费后将转为您的iPhone钱包中的余额。”随后需要输入卡号四位数字,点击下一步同意条款,就可将卡片放在手机正下方导入余额,其中导入的余额已经是扣除20元“可退服务费”后剩下的余额。

“虽然页面上也写明了实体卡可以到服务网点办理退卡取回押金,可现在又不是每个售卡点都能办理退卡业务,还要特意跑趟指定的退卡网点,感觉还是不太方便。”余先生认为,20元的押金虽然从数量上并不算多,但依旧会给不少人制造不必要的麻烦,这其中既包括众多iPhone一卡通用户,也包括退卡网点的工作人员,“现在互联网科技这么发达,既然已经能把卡里的余额转到手机上了,难道就不能把实体卡的押金也一并转过来吗?”

比较 手机开卡收费成国内“惯例”

记者统计,目前苹果Apple Pay交通卡支持北京、上海及JR东日本三种格式。与北京类似,上海交通卡开卡过程中也需要缴纳20元的“可退服务费”。不过在其他国家,在iPhone上开通和使用交通卡却并不需要用户缴纳所谓“可退服务费”。

苹果(日本)官网支持页面显示,iPhone用户可将一种当地交通卡添加到Apple Pay中使用,具体开卡流程与国内类似。不过,在添加虚拟卡之后,用户手中的实体卡将作废(可以丢弃)。 一段时间后,原本用户在实体卡开卡时缴纳的500日元押金将返还到虚拟卡余额中。

苹果在其他国家推出“手机一卡通”的时候,没有针对手机用户收取所谓的“可退服务费”,反观国内,这项服务进入到北京、上海,怎么就开始收起这笔费用了呢?事实上,针对手机上开通交通卡收取一定“服务费”,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交通卡平台的“潜规则”。

以三星一款手机为例,记者在Samsung Pay应用中发现,这款手机支持北京、上海等五地交通卡,其中用户想要开通北京一卡通,则须缴纳29元发卡费并充值至少50元车费;开通岭南通、上海交通卡同样需要缴纳29元发卡费;开通深圳通、武汉通则需要25元,而且发卡后这些服务费“不可退还”。

此前,各地交通卡平台也针对Android品牌“手机一卡通”推出过优惠开卡活动,用户在规定时间内开卡可享受免费或者折扣优惠。据相关人士透露,此类开卡优惠活动所产生的费用,大多是也是由各地发卡运营商“埋单”。

回应 避免大量反复开退卡

开卡时收取的20元“可退服务费”到底去了哪儿?

一卡通公司表示,用户在开通“Apple Pay刷北京一卡通”时,需支付20元可退服务费,如用户有退卡需求,可通过北京一卡通App在线办理手机退卡业务,可退服务费及卡内余额将退还至一卡通App账户或支付宝账户中。

“20元可退服务费可以看作为‘服务押金’,因为‘Apple Pay刷北京一卡通’本质上是通过发卡平台在线发行了一张虚拟卡,实体卡或虚拟卡,只是服务载体不同。”

相比实体卡,虚拟卡没有了卡片成本,那么收取与实体卡押金数额相同的“可退服务费”到底有何意义?一卡通公司相关人员向记者解释到,无论是实体卡还是虚拟卡都有成本,即使是虚拟卡也存在软件服务的成本。可退服务费的收取可相应提高该项应用的使用门槛,避免因大量、反复的开退卡操作而造成系统服务压力及卡号段资源的浪费,影响真正有移动支付出行需求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在“一卡通”产品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用户因余额不足造成无法乘车的情况,“Apple Pay刷北京一卡通”同样开通了透支功能,在北京刷手机乘坐地铁单次最高可透支7元、乘坐公交车透支上限为16.5元。可退服务费也可以对用户偿还透支款起到保障作用,避免恶意透支情况的发生。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博 赵莹莹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